掌握Oracle数据库:建表、索引、触发器与存储过程详解

0 下载量 12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14 收藏 593KB PDF 举报
Oracle数据库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其强大的性能、高可用性和安全性著称。本文将深入探讨Oracle数据库的相关知识,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SQL语言的运用、数据操作和控制,以及数据库设计原则。 首先,数据库(DataBase)是数据的存储仓库,它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操作。SQL是一种标准化的编程语言,用于执行CRUD(Create, Read, Update, Delete)操作,如创建表(create table)、删除表(drop table)、修改表结构(alter table)以及查询数据(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 在数据存储方面,Oracle支持关系型数据库模型,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存储,每个表格由行(记录)和列(属性)组成,遵循结构化的数据组织方式。同时,也提到了SQL与NoSQL的对比,NoSQL数据库如Redis采用非关系型模型,以键值对(key-value)形式存储数据,适合大量分布式和高并发场景。 数据库管理涉及几个关键概念:DDL(数据定义语言)负责定义和创建数据库对象,如创建表;DCL(数据控制语言)用于授权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限和控制事务的回滚(rollback)和提交(commit);DQL(数据查询语言)用于获取数据,如检索特定条件下的数据;而DML(数据操纵语言)则处理数据的增删改操作。 Oracle数据库的ACID属性是其一致性保证的重要标志: -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任何操作的失败都会导致事务回滚。 - 一致性(Consistency):确保数据库在事务执行前后保持一致性,如银行转账的例子,转账前后的总金额不变。 - 独立性(Isolation):并发事务之间的操作互不影响,直到事务结束才对外可见。 - 持久性(Durability):提交的事务更改会永久保存,即使系统崩溃也能恢复。 在数据库设计上,遵循了三个范式(First Normal Form, Second Normal Form, Third Normal Form)以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完整性。第一范式确保每个字段都是原子的,第二范式要求非主键列完全依赖于主键,第三范式则防止非主键列存在传递依赖。 此外,实体-关系图(ER图)在数据库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它通过矩形表示实体(如学生、老师),菱形表示关系(如指导关系),而属性则描述实体的特征(如学号、姓名等)。理解并绘制ER图有助于设计出清晰、逻辑性强的数据库结构。 Oracle数据库的知识涵盖了从基础的数据库创建和管理到高级的数据操作和设计原则,对于开发人员和数据库管理员来说,掌握这些知识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