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启动流程解析:从Flash到RAM的转变

需积分: 47 88 下载量 1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6 1 收藏 253KB PDF 举报
"U-Boot启动流程分析,深入解析Bootloader的两个阶段,涉及硬件初始化,包括CPU模式设置、内存重定位等关键步骤。" 在嵌入式系统中,Bootloader是系统启动时运行的第一个软件,它负责初始化硬件环境,为操作系统加载做好准备。U-Boot是一个广泛应用的开源Bootloader,其启动流程对于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启动过程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阐述U-Boot的启动流程,特别关注其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CPU初始化和基本硬件设置** 1. **CPU启动代码**: U-Boot的入口点位于`cpu/arm920t/start.o`,其中包含汇编语言编写的启动程序`start.S`。这个程序处理了复位向量,设置了中断向量表,并初始化CPU状态。例如,它会将CPU设置为服务模式(SVC32),关闭看门狗定时器,并进行其他必要的寄存器配置。 2. **模式设置**: CPU从复位模式进入,通过汇编代码将其切换到适当的运行模式,通常是系统模式(SVC32)。在这个过程中,会修改CPU的控制寄存器(CPSR)以确定处理器的工作模式、异常级别和其他特性。 3. **中断处理**: 向量表被初始化,以处理未定义指令、软件中断、预取异常、数据异常、未使用向量、中断(IRQ)和快速中断(FIQ)等各种异常情况。 **第二阶段:代码重定位和系统初始化** 1. **代码重定位**: 当U-Boot在Flash中启动时,它需要将自身复制到RAM中执行,以避免Flash读取速度慢的问题。在`relocate`函数中,U-Boot检查其当前地址与目标RAM地址( `_TEXT_BASE`)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则开始执行代码的复制过程。这个过程使用了循环结构,从Flash中的源地址读取数据块,并将其存储到RAM的目标地址。 2. **堆栈设置**: 代码重定位完成后,需要设置堆栈,以便后续程序执行。`stack_setup`函数负责这一任务,确保堆栈指针正确指向RAM中的预留区域。 3. **BSS段清零**: 在执行过程中,U-Boot还会清零BSS段(未初始化的数据区域),以确保在程序运行前所有变量都被初始化为0。 4. **其他硬件初始化**: 除了上述步骤,U-Boot还会初始化其他硬件组件,如内存控制器、时钟、外设接口等,以确保系统准备好运行操作系统。 5. **加载操作系统**: 完成所有必要的初始化后,U-Boot将加载并启动操作系统,如Linux内核,通过传递参数和控制权来完成其使命。 总结来说,U-Boot启动流程涉及到CPU的初始配置、代码的重定位、堆栈和BSS段的设置以及硬件的初始化,这些步骤都是为了构建一个可靠的运行环境,以顺利加载和运行后续的操作系统。理解这个流程对于调试和优化嵌入式系统的启动性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