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961-2008年实际蒸散发与潜在蒸散发对比及气候影响研究

需积分: 10 3 下载量 19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455KB PDF 举报
本篇论文《广东实际蒸散发与潜在蒸散发的关系研究》发表于2013年的广东海洋大学学报第33卷第3期,主要探讨了广东省1961年至2008年期间的气候条件下实际蒸散发(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Ea)与潜在蒸散发(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Ep)之间的关系。作者范伶俐和张光亚基于广东86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采用了高桥浩一郎的经验公式和Penman公式来计算这两个关键的水循环指标。 研究发现,广东省的年实际蒸散发量远低于潜在蒸散发量,平均每年实际蒸发量为791.0毫米,而潜在蒸发量达到1034.1毫米,这意味着大部分地区的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在六个子区域中,实际蒸发量Ea通常少于潜在蒸发量的3/4,显示出供水条件对蒸发过程的显著限制。此外,实际蒸发的变异性明显大于潜在蒸发,反映出不同地区蒸发潜力的不均衡性。 降雨量(R)对各地的实际蒸发有直接影响。粤东沿海、珠三角、粤北、粤中和粤西南五个子区域的实际蒸发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有明显上升趋势,但粤东地区的这一关系并不明显。另一方面,除了粤东外,其他子区域的潜在蒸发与降雨量呈现显著负相关,即降雨越多,潜在蒸发降低。整体上,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广东省的平均实际蒸发呈现上升趋势,而潜在蒸发则呈下降趋势。 作者通过联合回归分析降雨量与实际蒸发、潜在蒸发的关系,得出粤东沿海、珠三角、粤北、粤中、粤西南五个子区域的实际蒸发与降雨量的关系满足理论上的完全互补相关,即降雨量的变化会同等程度地影响实际蒸发和潜在蒸发。然而,对于粤东地区,这种关系并未得到明确的定性判断,可能反映了该地区特有的气候特点或数据特性。 关键词包括实际蒸散发、潜在蒸散发、互补相关以及广东省,这些词汇概括了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和区域特性。该研究对于理解广东省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力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