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存储管理详解:虚实地址转换与分区方法

1星 需积分: 10 8 下载量 1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收藏 366KB PDF 举报
"上海交通大学操作系统课件包含了操作系统中关于存储管理的重要知识,主要讲解了存储管理的基础概念,如地址类型以及地址变换,并介绍了三种地址定位方式:固定定位、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此外,还简述了两种基本的存储管理方法:单一连续区存储管理和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在操作系统中,存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确保了多个程序能有效且高效地在有限的内存资源中运行。本课件详细阐述了存储管理的基础,包括各种地址类型的区别。例如,符号名地址和名地址是程序中的逻辑地址形式,而相对地址、虚地址和逻辑地址通常是在程序编译和链接阶段使用的。在程序运行时,这些逻辑地址需要转换成实际的物理地址,即绝对地址或实地址,才能被处理器正确执行。 地址重定位是一个关键的过程,它涉及到将程序的逻辑地址映射到内存的物理地址。课件列举了三种地址定位方式: 1. 固定定位方式:程序的地址空间和内存地址空间是固定的,程序加载时直接按照预定的地址分配。 2. 静态重定位方式:程序编译后的地址是相对的,装入时会根据内存分配的位置进行一次性地址修正。 3. 动态重定位方式:程序的逻辑地址在执行过程中实时转换为物理地址,通过硬件地址变换机构实现,如VR(虚地址寄存器)、BR(基地址寄存器)和MR(地址寄存器)的配合。 此外,课件还讨论了两种基本的存储管理策略: 1. 单一连续区存储管理:这种策略下,每个作业都独占整个用户区,可能导致内存浪费,如果作业所需的内存小于用户区,剩余部分无法分配给其他作业。 2.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内存被划分为若干固定大小的区域,每个作业只能分配到一个与自身大小匹配的分区。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单一连续区的浪费问题,但可能导致内部碎片(分区未被完全占用)和外部碎片(大作业可能无法找到足够连续的分区)。 以上内容是上海交通大学操作系统课件的部分精华,对于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中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非常有帮助。通过深入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为理解更复杂的内存管理技术,如分页、分段和虚拟内存等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