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编程基础与设计模式探索

3星 · 超过75%的资源 需积分: 18 34 下载量 9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8 收藏 35.1MB PDF 举报
"设计模式解析(第二版).pdf" 在深入探讨设计模式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理解面向对象范型的基础。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OOP)是一种编程范型,它以对象为中心,强调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的封装。本章将通过对比结构化程序设计来介绍OOP,帮助读者理解它为何应运而生以及其优势所在。 传统的功能分解方法是软件开发中的常见策略,它将复杂问题拆分为一系列独立的子任务或函数。例如,展示数据库中的形状描述可能涉及查找形状、排序、显示等步骤。这种分解有助于简化问题,但它的主要缺点是导致了主程序需要承担过多的控制和协调职责,这可能导致代码变得难以维护和扩展。 面向对象范型的出现是为了应对功能分解的局限性。在OOP中,数据和操作数据的函数被封装在一个称为对象的单元里,对象是类的实例,类定义了对象的行为和属性。这种封装减少了不同部分之间的依赖,增强了代码的模块化,使得代码更易于理解和重用。 本章还将讨论需求变更带来的挑战,这是软件开发中的常见问题。在OOP中,由于对象和类的抽象性,可以更灵活地应对需求变化,通过修改或扩展类而不影响整个系统。 此外,面向对象范型引入了一些核心概念,如继承、多态和封装。继承允许子类从父类继承属性和行为,从而实现代码复用;多态允许不同的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不同的响应,增加了灵活性;封装则确保对象的内部状态不被外部直接访问,保护了数据的安全性。 本章还提到了面向对象术语表,这是理解OOP的关键,包括但不限于:类、对象、接口、方法、属性、构造器等。理解这些术语是深入学习设计模式的基础,因为设计模式是建立在这些基础概念之上的,它们提供了解决特定问题的可重用解决方案。 本章将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讲解如何有效地使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以便像专家一样创建可维护、可扩展的软件系统。通过对比传统方法和OOP,以及介绍关键的面向对象概念,读者将能够更好地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精髓,并为应用设计模式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