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与MySQL常用增删改查操作整理

需积分: 42 6 下载量 6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25KB DOCX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模块开发过程中MongoDB和MySQL两种数据库的常用增删改查操作,通过具体的SQL和MongoDB查询语句进行了实例演示。 MongoDB是NoSQL数据库的一种,它使用集合、文档和BSON数据结构,适合处理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在MongoDB中,增删改查的操作可以通过命令行或者数据库管理工具如Navicat来完成。在提供的示例中,展示了如何使用聚合框架进行分组统计: 1. 分组统计:`db.partydues.aggregate()` 方法用于执行聚合操作,这里通过对"map.month"、"map.year"和"map.dataType"字段的筛选,对"map.roleName"进行分组,计算每个角色的"sumOfPartyDueShouldBe"(应缴总额)、"sumOfPartyDues"(实缴总额)和"totalNumOfPerson"(人数)。查询结果分别给出了开发部、业务部和行政部的相关统计数据。 MySQL则是关系型数据库,使用SQL语言进行操作。在MySQL中,增删改查通常涉及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这四种语句。 在给出的MongoDB查询示例中,还展示了如何使用`find()` 方法查询指定年月的缴费记录,并只返回部分字段: 2. 查询指定年月的记录并限制返回条数:`db.partydues.find()` 方法可以配合过滤条件和投影参数来实现。这里的过滤条件是"map.month"为"08"且"map.dataType"为"task",投影参数则指定了返回的字段,包括"map.partyDues"、"map.cnName"、"map.year"、"map.month"和"map.partyDueShouldBe"。`limit(3)` 限制了返回的记录数量为3条。 在实际开发中,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和查询方式至关重要。MongoDB适合处理动态和复杂的数据模型,而MySQL则更适合处理结构化的、事务性强的数据。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两种数据库的查询语句,能有效提高开发效率和数据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