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路径优化与人体姿态识别:DTW与ICP算法的应用

2 下载量 5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22KB DOCX 举报
"这篇文档是关于基于动态路径优化的人体姿态识别的研究,主要涉及DTW算法和ICP算法在三维人体动作姿态序列分析中的应用。文章由陈芙蓉、唐棣、王露晨、王玉龙和韩丽共同完成,发表在《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6年的期刊上。该研究旨在提高人体姿态行为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关节点标定和动作捕捉设备收集数据,利用DTW和ICP算法计算动作序列的相似度,建立匹配矩阵并优化动态匹配路径,从而实现对人体姿态行为的分析。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本文关注的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人体姿态识别技术,这一技术在人机交互、安全监控、医疗和体育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早期的研究包括使用局部兴趣点的密度分布(如James W. Davis的工作)和3D神经网络(如陈风生的研究),但存在识别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后续研究如Zainordin等人将深度特征和骨骼点特征结合,Weinland则将人体模型扩展到3D空间以提高识别精度。 文中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结合DTW(动态时间规整)和ICP(迭代最近点算法)。DTW是一种非线性的时间序列匹配方法,能有效处理不同速度的动作序列,而ICP算法则用于点云配准,帮助精确匹配三维空间中的动作姿态。通过这两个算法,研究者能够计算待测模型与样本数据的相似度,构建匹配矩阵,并找到最佳的动态优化匹配路径,以此评估动作序列的整体相似性,从而实现高效的人体姿态识别。 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如何处理行为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之间的平衡问题,这通常涉及到选择关键帧和动作模板的策略。虽然这些早期方法在特定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它们往往忽视了不同行为之间的细微差异。而Sakoe等人将DTW算法引入到孤立语音识别中,展示了其在序列匹配上的强大能力,这也为本文中的姿态识别提供了理论基础。 这篇研究工作为人体姿态识别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基于动态路径优化的方法,它结合了现有的DTW和ICP算法的优势,提升了动作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