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架构下中断处理详解

4 下载量 19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9 收藏 198KB PDF 举报
"本文深入探讨了ARM架构下的中断处理机制,包括中断处理的准备、中断发生时硬件的行为、中断进入和退出的过程。文中基于Linux内核3.14版本,详细阐述了ARM处理器的不同模式,如用户模式、超级用户模式(SVC模式)和中断模式(IRQ模式)。在中断处理过程中,ARM会从用户模式切换至SVC模式,但实际中断发生时会先短暂进入IRQ模式。在IRQ模式下,有一个小的栈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然后切换到SVC模式进行完整的异常处理。文章还提到了对ABT和UND模式的处理方式,以及中断模式栈的初始化工作。" 在ARM架构中,中断处理是一个关键的系统功能,它涉及到处理器状态的切换、栈的管理和异常服务例程的执行。中断处理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中断处理的准备**:中断处理前,需要设置中断模式的栈。ARM处理器有多种模式,如用户模式、SVC模式、IRQ模式等。当中断发生时,处理器从当前模式切换至IRQ模式,这个模式有一个小栈,用于保存必要的寄存器值。接着,系统会切换到SVC模式,使用更大的栈进行中断服务。 2. **中断发生时的硬件行为**:中断发生时,硬件自动保存现场,如程序计数器PC、链接寄存器LR、状态寄存器CPSR等,这些信息会被压入中断模式栈。此外,处理器会清除中断标志,准备处理中断。 3. **中断进入过程**:中断发生后,CPU执行中断向量表中的地址,跳转到中断服务例程。在进入中断服务例程前,通常会保存更多的处理器状态,并根据需要切换到合适的栈,比如切换到当前线程的内核栈。 4. **中断退出过程**:中断处理完成后,需要恢复现场并返回到中断前的状态。这包括从栈中弹出之前保存的寄存器值,更新CPSR的状态,并恢复程序计数器PC,使程序能够从中断点继续执行。 在Linux内核中,中断模式栈的初始化是在`cpu_init`函数中完成的,确保每个CPU都有正确的栈配置来处理中断和异常。在处理ABT和UND模式时,也会经历类似的模式切换和栈管理过程,以确保异常能够被正确且安全地处理。 中断处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尤其是在实时性和多任务环境下。理解ARM中断处理机制有助于优化系统性能,解决中断相关的问题,并确保系统在面对外部事件时能够快速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