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线性表操作:创建、查找、插入与删除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9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43KB DOCX 举报
本篇文档是关于C语言编程中的数据结构实验,主要涉及线性表的操作,包括顺序表的创建、查找、插入和删除功能。实验以输入整型数据为基础,用户通过交互式输入来操作线性表。实验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定义了一个名为`Node`的结构体,包含一个`elemtype`类型的数组`data`,用于存储元素,以及一个整数`len`表示线性表的长度。 首先,程序中的核心模块定义了以下几个函数: 1. `void init(List L)`:初始化函数,负责将链表`L`的长度设为0,表示初始时链表为空。 2. `int length(List L)`:此函数返回链表`L`的当前长度,用于检查链表是否为空或满。 3. `void insert(List L, int pos, elemtype x)`:插入函数,接收位置索引`pos`和元素`x`,在链表`L`的指定位置插入新的元素。 4. `void print(List L)`:打印函数,遍历链表并将所有元素显示出来。 5. `elemtype getnode(List L, int pos)`:查询函数,根据索引`pos`获取链表中对应位置的数据。 6. `int locate(List L, elemtype x)`:查找函数,查找链表中第一个等于`x`的元素的位置,返回其序号。 7. `void delnode(List L, int pos)`:删除函数,删除链表中指定位置`pos`的元素。 在实验部分,提供了测试数据示例。例如,用户输入54381,创建一个长度为5的顺序表,并演示了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 输入数据:54381,创建的顺序表为5-4-3-8-1,长度为5。 - 查找元素4,其序位为2。 - 插入元素6到位置3,插入后的顺序表变为5-4-6-3-8-1。 - 删除元素5,删除后的顺序表变为5-4-6-3-1。 整个实验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顺序表的基本操作,以及如何维护和管理链表数据结构。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提升对数据结构概念的理解,特别是顺序表的逻辑设计和操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