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SSEC指数的非线性动态:门限单位根检验的证据

0 下载量 12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6 收藏 318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研究了中国上海股票交易所综合指数(SSEC)在1990年12月至2007年6月期间的非线性行为,采用了由Caner和Hansen提出的无约束双区间的阈值自回归(TAR)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金融时间序列中的非平稳性和非线性。研究发现,上海股市表现出具有两个状态的非线性行为,并且在这两个状态下都存在单位根。此外,还讨论了股票市场中阈值效应的重要含义。" 这篇论文的主要焦点是分析中国上海股市的动态特性,特别是其非线性行为。非线性行为在金融市场中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因为它意味着市场的波动并非总是对称或线性响应外部因素,而是可能根据某些阈值条件呈现出不同的模式。作者使用了一种称为阈值单位根测试的方法,这是一种统计工具,用于检测和分析在不同状态或条件下数据的行为变化。 具体来说,他们采用了无约束的双区间阈值自回归模型(TAR)。TAR模型是一种能够捕捉时间序列在不同阈值下表现不同行为的工具,这对于理解金融市场中可能存在结构突变的情况尤其有用。在这个案例中,模型揭示了SSEC指数在两个不同的经济环境中(可能是牛市和熊市)表现出非平稳性,即两个状态下都存在单位根。单位根的存在表明市场的长期均衡可能受到干扰,价格可能会长期偏离其均衡水平。 这项研究的发现对于金融市场理论和实践有深远的影响。首先,它确认了上海股市的复杂性,其价格动态并非简单的线性过程,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关于市场行为的新视角。其次,阈值效应的存在意味着市场参与者需要考虑不同市场状态下的策略,因为同样的经济信息可能会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产生不同的市场反应。最后,这些发现对政策制定者也有指导意义,他们需要考虑到市场的非线性动态来设计更有效的监管和宏观经济政策。 这篇论文通过深入分析SSEC指数,展示了非线性模型在理解金融市场动态中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于揭示隐藏的市场结构和潜在的市场变化点。这些研究成果为后续的金融研究和市场预测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