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接口详解:半导体存储器与技术要点

0 下载量 16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2.95MB PPTX 举报
本资源是一份关于存储器接口的详细讲解,共计14页PPT,涵盖了存储器系统的基本概念、半导体存储器的类型和特性、存储器接口技术的关键要素以及实际应用。以下是主要内容的详细解析: 6.1 半导体存储器 本章节介绍了半导体存储器作为存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其分级结构,如高速缓存(Cache)、主存储器(MM)和外存储器。存储器按制造工艺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易失性)和只读存储器(ROM)(非易失性),如掩模ROM、用户可编程PROM、可擦除的EPROM和电擦除的E2PROM,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写入能力。 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存储容量(如1K×4、8KB),存取时间(决定数据传输速度),功耗(衡量能耗效率),以及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存储芯片通常由多个存储单元组成。 6.2 存储器接口技术 这部分重点讨论了存储器接口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首先,接口需要与CPU时序同步,特别是处理慢速存储器时,可能需要插入等待周期,如在8086系统中,当IO/M、RD/WR信号有效且地址译码发生时产生等待申请。通过控制Ready信号的高或低来管理这些等待周期。 其次,接口设计要考虑CPU总线负载能力,小型系统可以直接连接,而大型系统可能需要增加缓冲器或驱动器。选择存储芯片时,应优先满足容量需求,并考虑容量和集成度。 存储芯片的地址译码方法多种多样,如线选法、部分译码法、全译码法和混合译码法。以8位机为例,通过不同的译码策略(如用6片2KB ROM和1KB RAM组成4KB的ROM和RAM)来扩展存储空间。 总结 这份PPT详细介绍了存储器接口技术的基础知识,涵盖了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性能参数、存储器接口设计的考量因素以及实际应用中的地址译码策略。理解这些内容对于深入学习计算机系统架构、数据存储和内存管理至关重要。通过掌握这些核心概念,工程师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存储系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