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核心编程:listen函数详解

需积分: 9 6 下载量 19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5 收藏 4.7MB PPT 举报
"函数简介listen-精简的linux核心编程" 在Linux系统中,网络通信是通过套接字(socket)来实现的。`listen()`函数是网络编程中的关键部分,用于将一个已创建并绑定到特定端口的套接字设置为监听状态,准备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在调用`listen()`之前,必须先调用`bind()`函数将套接字与一个本地地址(包括IP和端口号)绑定,如果没有明确指定端口,系统会自动分配一个可用的端口。 `listen()`函数的基本原型如下: ```c 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 ``` 参数`sockfd`是先前调用`socket()`函数创建的套接字描述符。`backlog`参数用于设置接收队列的最大长度,即在服务器调用`accept()`函数接受连接请求之前,系统可以暂存的客户端连接请求的最大数量。如果超过这个值,额外的连接请求会被拒绝或等待,直到有空间可用。 接收队列分为两部分:已建立连接(established)队列和等待连接(syn-queue)队列。`backlog`参数实际上限制的是等待连接队列的长度。当一个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SYN包)时,它会进入等待连接队列,直到服务器调用`accept()`并确认连接(SYN+ACK),然后该连接才会移动到已建立连接队列。 在深入理解`listen()`函数时,还需了解其他相关概念。如: 1. **三次握手**:TCP连接建立的过程,包括客户端发送SYN,服务器回应SYN+ACK,以及客户端再次回应ACK,完成连接建立。 2. **四次挥手**:TCP连接关闭的过程,涉及双方的FIN和ACK交互。 3. **套接字选项SO_REUSEADDR和SO_LINGER**:这些选项可以影响套接字的行为,比如允许立即重用已关闭的端口(SO_REUSEADDR)或者在关闭时等待未完成的数据传输(SO_LINGER)。 4. **错误处理**:在实际编程中,需要考虑诸如EADDRINUSE(端口已被占用)和EAGAIN或EWOULDBLOCK(接收队列已满)等错误情况。 5. **并发连接**:一个服务器可能同时处理多个客户端连接,这涉及到多线程或多进程模型,如使用`fork()`、`pthread_create()`等函数。 6. **性能优化**:合理设置`backlog`值,平衡服务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避免过多的半连接导致资源浪费。 Unix/Linux操作系统历史深远,从最初的PDP-11上的Unix到现在的各种变体,如System V、BSD家族(FreeBSD、NetBSD、OpenBSD)以及苹果的MacOS X(基于Darwin,一个FreeBSD的分支),再到广泛使用的Linux内核,它们都对现代操作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Linux作为开源的类Unix系统,其灵活性和可定制性使其在各种设备上广泛应用,包括超级计算机、服务器、桌面系统乃至移动设备。理解并掌握Linux核心编程,特别是网络通信相关的函数,对于IT专业人士来说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