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事务管理:COMMIT与ROLLBACK

需积分: 0 7 下载量 11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4.9MB PPT 举报
"这篇数据库课件主要探讨了事务在数据库中的结束过程,包括COMMIT和ROLLBACK命令,以及它们在确保数据一致性中的作用。同时,课件还提及了一本经典的数据库教材及其作者背景,强调了数据独立性的重要性,并对比了主从式数据库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在数据库管理中,事务是执行一系列数据库操作的基本单位,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撤销。"事务结束"这个主题涵盖了事务的两种主要状态:正常结束和异常终止。 1. COMMIT:当一个事务完成其所有预期的操作并达到一致性状态时,使用COMMIT命令来提交事务。这表示事务中的所有读取和更新操作都将永久保存到数据库中。一旦提交,这些更改就不可逆,成为数据库的稳定状态,其他事务可以读取或基于这些修改进行操作。 2. ROLLBACK:如果在事务执行过程中出现错误或异常,不能继续执行,就需要使用ROLLBACK命令。ROLLBACK将事务回滚到开始时的状态,撤销自事务开始以来的所有更改,以保持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这样,即使有故障发生,数据库也能恢复到事务开始前的无冲突状态。 课件中提到了一本在中国早期广泛使用的数据库教材,其作者在信息系创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该教材强调理论而非特定系统的实用技术,特别是数据独立性的概念。数据独立性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它分为逻辑数据独立性和物理数据独立性。 - 逻辑数据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不会影响应用程式的操作,意味着应用程序与数据库模式的变更相互独立。 - 物理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访问方法改变不会影响应用程序,确保了数据的存储方式变化不影响其使用。 在描述中提到的传统数据管理方式,每个部门都有独立的数据库,导致数据冗余和无法共享,这与主从式数据库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形成对比。在主从式系统中,主机负责数据处理,而分布式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可以执行DBMS功能和应用程序,提供了更高的可用性和容错性。 这篇课件深入讲解了事务处理的关键操作以及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对于理解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的基石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