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安全探究:2013年调查与分析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5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07KB PDF 举报
"高校学生心理安全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3年)" 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高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安全状况,旨在为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维护心理健康提供理论支持。研究采用了实证调查方法,结合结构方程建模等统计技术,以深入分析影响心理安全感的因素。论文特别关注了校园安全事件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指出安全事故频发可能导致学生的不安全感和恐慌,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安全”在此文中被定义为个体在心理层面上不受威胁的状态,是个体内心的感受和体验。论文引用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如Rastogi和Nathawat的研究表明认知风格与心理安全感正相关,Grout David的发现则揭示了心理安全感与专业或地域无关,而与个体的刻板性和创造性有关。Eva C. Klöhnен和Shanhong Luo强调心理安全感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而Rama, Saeeduz的研究指出缺乏安全感可能增加偏见的产生。 国内学者胡艳玲的观点也得到了引用,她主张中国高校应关注创建身心都安全的环境,并呼吁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安全学校框架,强调心理安全的重要性超过生理安全。这些研究共同构成了对心理安全问题的多维度理解。 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整合,该论文旨在识别影响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并为高校提供策略和指导,以改善学生的心理安全状况,从而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这样的研究,高校可以制定更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