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类别数据分类:K均值聚类在MNIST示例中的应用
2星 需积分: 38 18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2
2
收藏 3KB TXT 举报
K均值聚类是一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主要用于将多维数据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尤其适用于处理非结构化的、数值型的数据。在提供的代码片段中,它展示了如何应用于多类别数据分类,例如MNIST数据集。以下是对关键步骤的详细解释:
1. **数据输入与预处理**:
首先,从用户输入获取数据,如使用`input('ݾ');`读取数据,并通过`xlsread('testsamples.xlsx')`加载Excel文件。代码检查k的值是否大于数据集中的样本数量,如果k过大,则提示用户重新输入。
2. **初始化**:
初始化k个聚类中心(M)和一个空的旧聚类中心(Mold),并将k个初始聚类中心随机选择作为数据集中的一些样本点。这一步相当于随机选择k个初始类别中心。
3. **迭代过程**:
进入主循环,每次迭代都会:
- 计算每个样本到当前聚类中心的距离(平方误差),形成距离矩阵gap。
- 找到距离最小的聚类中心(l),并更新对应的计数器count和聚类中心C。
- 如果某类别的中心位置变化很小(小于预设阈值),则认为该类别已收敛;否则,继续迭代。
4. **计算新的聚类中心**:
每个类别内的所有样本平均值被用作新的聚类中心,这一步实现了基于样本的重新分配。
5. **聚类中心稳定性检查**:
对比新旧聚类中心的差异,如果所有聚类中心几乎不变,说明聚类结果稳定,算法结束。否则,继续迭代。
6. **结果输出**:
最后,可能有两部分结果,一部分是最终的聚类中心(C{1,1}, C{1,2}, ...),另一部分可能是字符串x2和x3,但它们在这段代码片段中并未明确说明其用途。
通过这个过程,K均值聚类算法能够对多维度数据进行分组,将相似的数据点归类在一起,这对于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任务非常有用。在实际应用中,MNIST数据集可能代表手写数字图像,通过K均值算法可以将这些图像分配到不同的数字类别中,进一步用于识别或分类任务。
2019-11-27 上传
2021-09-29 上传
2022-07-15 上传
2018-08-01 上传
2023-05-17 上传
2019-08-13 上传
2021-12-30 上传
wuyi0105
- 粉丝: 2
- 资源: 3
最新资源
- Haskell编写的C-Minus编译器针对TM架构实现
- 水电模拟工具HydroElectric开发使用Matlab
- Vue与antd结合的后台管理系统分模块打包技术解析
- 微信小游戏开发新框架:SFramework_LayaAir
- AFO算法与GA/PSO在多式联运路径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 MapleLeaflet:Ruby中构建Leaflet.js地图的简易工具
- FontForge安装包下载指南
- 个人博客系统开发:设计、安全与管理功能解析
- SmartWiki-AmazeUI风格:自定义Markdown Wiki系统
- USB虚拟串口驱动助力刻字机高效运行
- 加拿大早期种子投资通用条款清单详解
- SSM与Layui结合的汽车租赁系统
- 探索混沌与精英引导结合的鲸鱼优化算法
- Scala教程详解:代码实例与实践操作指南
- Rails 4.0+ 资产管道集成 Handlebars.js 实例解析
- Python实现Spark计算矩阵向量的余弦相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