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层盾构隧道空洞注浆变形研究

需积分: 8 0 下载量 7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1.11MB PDF 举报
"黄土地层盾构隧道衬背空洞注浆过程变形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盾构隧道在黄土这种特殊地层中遇到空洞时,注浆修复过程中的结构变形特性。通过采用渗流-应力耦合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西安地铁某段隧道的实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文章指出,注浆过程中隧道周围的地表会经历沉降和隆起。根据实测数据,地表累计沉降达到了31毫米,隆起则为5毫米,同时管片的横向位移累积45毫米,上浮量达到55毫米,这些位移变化可能导致管片的破损和移位。而在耦合数值分析中,地表的沉降和隆起数值较实测有所增加,分别为41毫米和62毫米,管片的竖向位移和收敛峰值也相应增大,分别为65毫米和47毫米。 尽管数值分析与实测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地表沉降值上,但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这表明采用的渗流-应力耦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模拟黄土地层中隧道注浆修复的力学行为。然而,由于未考虑到渗流过程中水流可能携带泥沙侵蚀空洞这一复杂因素,导致了地表沉降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的偏差。 文章强调了在黄土地层中进行盾构隧道施工时,应对空洞的探测和注浆处理给予高度重视。通过精确的数值模拟,可以更科学地预测和控制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表变形,从而减少对周围环境和隧道结构的影响。同时,这也为未来黄土地层下的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涉及的领域包括黄土地层的地质特性、盾构隧道的施工技术、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的应用以及空洞注浆工艺,这些都是地下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点,对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种方法论,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注浆策略,降低隧道施工风险,提升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