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抗低温生理指标对比研究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16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445KB PDF 举报
本研究论文探讨了2012年对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s Bartr.x P.ussuriensis Kom.)与大青杨(一种杨树品种)杂交无性系在5℃连续5天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反应。研究对象为6个不同的杂种无性系,这些材料为1年生扦插苗。主要关注的生理指标包括叶绿素含量、最大光能转换效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 实验结果显示,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所有无性系的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低温对光合作用过程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则经历了一波先升后降的过程,可能反映出植物在应对低温时通过糖分和蛋白质的累积来维持生存。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无性系之间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无性系DU146和DU147表现出较高的叶绿素含量、最大光能转换效率以及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这些指标在低温胁迫下相对稳定,显示出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和低温耐受性。相比之下,无性系DU135和DU150在这些指标上的表现较弱,说明它们的低温耐受性较差。 论文还提到,丙二醛含量持续上升,这是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一个指标,说明低温对细胞结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力。但DU146和DU147的丙二醛含量及其增加倍数较低,说明它们可能有更有效的抗氧化防御机制。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特性,也为未来选择具有更好低温适应性的杨树种质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改良和选育耐寒杨树品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通过了解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为林木育种和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帮助提高作物在寒冷环境中的生存和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