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6.0实现Windows下串行通信的三种策略:温度监控与多路数据采集

下载需积分: 10 | DOC格式 | 40KB | 更新于2024-09-17 | 189 浏览量 | 3 下载量 举报
1 收藏
串行编程实现点对点通信是一种常见的在微机原理中利用串行接口进行计算机与外部设备间的数据交换的技术。在Windows平台上,特别是使用Visual C++ (VC++)进行开发时,有多种方法来实现串行通信。本文将重点介绍三种方法,旨在帮助开发者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如光学镜片镀膜工艺中的温度数据采集与控制中,有效地进行串口通信。 首先,Windows下的串行通信与DOS时代的传统方法有所不同。它不再鼓励直接应用程序操控硬件,而是通过Windows设备驱动程序间接进行数据传输。在这个环境中,串行口被视为一个文件,使用Windows API提供的文件I/O函数和通信函数进行操作。例如,COMMTIMEOUTS、COMSTAT、DCB等结构体以及COMMDriverCaps、MODEMSETTINGS等参数反映了Windows对串行通信的支持。 第一种方法是利用VC++自带的串行通信控件MSComm。在项目中添加MSComm控件后,开发者可以通过ClassWizard创建一个CMSComm_Serial成员对象,这个对象提供了对串口属性如波特率、数据位数、停止位、校验位等的设置能力。通过设置这些属性并监听事件,开发者能够实现简单的串口通信。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Win32 API函数,例如CreateFile()、ReadFile()、WriteFile()等,直接操作串口的文件句柄,从而实现更底层的控制。这种方式要求开发者对操作系统底层机制有深入理解,但灵活性更高,适用于复杂通信场景。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第三方库或者自定义驱动程序,这通常用于需要高度定制或特殊功能的应用。这种方法可能涉及编写特定的驱动程序,以满足特定的通信需求,但相应的开发工作量会更大。 在光学镜片镀膜工艺的例子中,通过定时器驱动单片机每10秒发送一次温度数据,而主机则负责接收、处理这些数据,进而执行控制命令。这种点对点通信的应用不仅展示了串行通信的实际运用,也强调了在实际问题中如何灵活选择和调整通信策略以适应特定设备和任务的需求。 掌握Windows下的串行编程,无论是通过控件、API还是自定义驱动,都要求开发者具备扎实的编程基础和对Windows系统特性的理解,以便在实际项目中高效地实现点对点通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