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语义动作与执行顺序解析
需积分: 41 13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6.82MB PPT 举报
"编译原理龙书-语义动作执行顺序"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如何将高级编程语言转换为机器可以理解的低级语言,如汇编或机器码。龙书,通常指的是Alfred V. Aho、Monica S. Lam、Ravi Sethi和Jeffrey D. Ullman合著的《编译器设计》一书,是该领域的经典教材。在编译过程中,语义动作的执行顺序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影响到编译器生成的目标代码质量。
在提供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具体的编译器内部操作的片段:
1. `C→if E then`:这是条件语句的处理,`BACKPATCH(E.TRUE,nextquad)`用于更新条件为真的情况下的控制流程,将`E.TRUE`(即条件满足时的后续指令)链接到`nextquad`(当前处理的四元式)。`C.nextlist`被设置为条件不成立时的跳转地址`E.false`。
2. `T→ C S1 else`:这部分描述了处理带有else子句的条件语句。`q=makelist(nextquad)`创建了一个新的四元式列表,用于存储else部分的开始。`emit(j,-,-,-)`生成一个跳转指令,`BACKPATCH(C.nextlist,nextquad)`将条件不满足时的控制流链接到`nextquad`。`T.nextlist`是合并`S1.nextlist`和新列表`q`的结果。
3. `S →TS2`:这里描述了处理包含嵌套结构的情况,`S.nextlist`被设置为`T.nextlist`和`S2.nextlist`的合并,表示将两个子结构的后续处理链接起来。
四元式是一种表示编译器中间代码的方式,例如`K+6`的四元式` (= , 1 , , x)`表示赋值操作,将数值1赋给变量x。`K+7`到`K+8`的四元式似乎表示跳转和列表管理的操作。
在编译器的设计中,通常会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先处理高级语言的结构,然后逐层细化到具体的指令。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编译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以及目标代码生成等阶段。通过实验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知识。
此外,编译器的构建还涉及到符号表管理、错误处理、存储分配和代码优化等复杂问题。这些内容在编译器设计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编译器的效率和生成代码的质量。
编译原理是一门深入探讨编程语言转换机制的学科,其理论和技术对于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开发高效、优化的软件至关重要。通过学习编译原理,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底层实现,从而编写出更高效、更安全的程序。
136 浏览量
275 浏览量
640 浏览量
157 浏览量
501 浏览量
2832 浏览量
2016-07-18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深井冰323
- 粉丝: 24
- 资源: 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