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与计算机网络基础:最短有效帧长解析

需积分: 50 4 下载量 16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19.99MB PPT 举报
"最短有效帧长-计算机网络-谢希仁" 在计算机网络中,"最短有效帧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在以太网的帧结构和冲突检测机制中。根据描述,如果网络中发生冲突,那么这个冲突通常会在数据发送的前64字节内被检测到。因为一旦检测到冲突,发送方会立即停止传输,所以如果一个帧的长度小于64字节,那么它很可能是由于冲突而被异常终止的无效帧。因此,以太网标准规定了最短有效帧的长度必须是64字节,这确保了在网络中传输的每个帧都能有效地被接收和处理,同时也能有效地避免和解决潜在的冲突问题。 计算机网络是21世纪信息时代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包括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其中计算机网络发展最为迅速,并在信息社会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因特网作为计算机网络的一个典型代表,从最初的教育科研网络逐渐演变为全球规模的商业网络,对人类的通信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特网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连通性和资源共享,它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用户能够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各种资源,如软件、硬件和信息。 在因特网的构成中,可以将其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边缘部分主要是用户和设备,而核心部分则是负责数据传输的网络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来衡量,例如带宽、延迟和丢包率等。此外,网络的非性能特征,如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也是评价网络质量的重要因素。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其设计和运行的基础,通常采用分层模型来组织,以便于管理和标准化。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和TCP/IP的四层或五层模型是常见的网络架构,它们定义了网络中不同层次的实体如何通过协议进行通信,并通过服务访问点(SAP)来实现各层之间的交互。 "最短有效帧长"这一概念是理解以太网通信和冲突检测的关键,而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整体,它的作用、发展、组成和性能等方面都是信息技术领域不可或缺的知识点。谢希仁教授的著作中详细介绍了这些内容,有助于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