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 SDRAM原理解析:双倍数据传输的秘密

需积分: 32 11 下载量 10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4 收藏 2.17MB PDF 举报
"DDR的原理和时序" DDR SDRAM,即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访问内存,是在传统SDRA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内存技术,它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其在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上的显著优势。DDR SDRAM通过在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实现了数据传输速率的翻倍,从而提升了系统性能。 DDR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差分时钟信号CLK和CLK#,这两个信号相位相反,形成了一种可以在每个时钟周期的边缘都进行数据传输的机制。当数据传输开始时,读取操作会触发L-Bank中的存储单元,这些存储单元的容量是芯片位宽的两倍,这与传统的SDRAM不同。L-Bank会在内部时钟的控制下一次性传输8bit的数据到读取锁存器,然后这8bit数据会被分为两路4bit的数据,经过复用器合并成一路4bit的数据流。这个数据流会在DQS(数据 strobe)信号的控制下,在外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分别传输4bit的数据给系统总线,即北桥。 DDR内存芯片的内部结构与SDRAM有所不同,尤其是在L-Bank的设计上。DDR SDRAM的L-Bank存储单元的容量是芯片位宽的两倍,这意味着每次读写操作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从而提高了数据吞吐量。此外,DDR还采用了更先进的预充电和行地址选通技术,以减少延迟并优化数据传输。 在时序方面,DDR SDRAM引入了新的时钟控制信号,如RAS# (行地址选通信号) 和CAS# (列地址选通信号),以及DLL(延迟锁相环)技术,用于精确控制数据的时序和同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DLL使得DDR内存能够根据系统时钟调整自身的延迟,从而保持与系统时钟的同步,避免了数据丢失或错误。 DDR SDRAM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特别是在处理大量数据的应用场景中,如图形处理和高性能计算。它的设计改进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使其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DDR内存也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升级,如DDR2、DDR3、DDR4等,不断提升内存的速度和容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