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释放通量研究:外场观测与参数化最新进展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4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690KB PDF 举报
"沙尘释放通量外场观测和参数化研究进展 (2011年)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7卷,第4期,2011年7月 - 朱好,张宏升 - 沙尘水平跃移通量,垂直释放通量,参数化,梯度法 - P412" 本文详细探讨了沙尘释放通量的参数化及其在外场观测中的重要性,这是理解和预报沙尘天气的关键环节。沙尘释放通量是指沙漠、戈壁等地面由于风力作用而将沙粒扬起进入大气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准确模拟对于气候模型和环境预测具有深远影响。 文章首先介绍了不同沙尘释放模式的物理机制。这些机制涉及到风速、土壤湿度、颗粒物大小分布等多种因素,不同的模型可能侧重不同的物理过程,例如风力侵蚀、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沙粒的跳跃和滚动等。参数化方案则试图将这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简化为数学公式,以便在气候模型中进行计算。 接着,作者分析了不同沙尘释放模式之间的异同。每个模式都有其特定的数据输入需求,比如需要风速和土壤特性的详细数据。此外,模型的复杂程度和适用条件也有所不同,有些适用于强风条件,而有些则适用于低风速环境。 在沙尘释放通量的外场观测方面,文章提到了两种主要方法:梯度法和粒子数浓度测量。梯度法基于边界层理论,通过测量地表附近气流中的沙尘浓度梯度来估算释放通量;而粒子数浓度测量则直接监测大气中的沙尘粒子数量,通过统计分析推算出释放通量。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梯度法可能更直接反映地表到大气的传输过程,而粒子数浓度测量则可能受样本收集和分析技术的影响。 通过对模式参数化方案和实际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作者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例如,现有的参数化方案可能未能充分考虑土壤湿度、植被覆盖等影响因素,导致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之间存在偏差。此外,外场观测数据的稀少和不连续性也是限制模型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文章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这包括发展更加精细的沙尘释放模型,改进参数化方案以更准确地反映复杂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的沙尘活动,以及提升外场观测技术,获取更全面、更精确的沙尘通量数据。同时,加强跨学科合作,结合遥感数据和实验室实验,有望推动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 这篇论文对于理解沙尘天气的形成和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指明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