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总线协议详解:数据传输与时钟配置
需积分: 11 2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2
收藏 459KB DOC 举报
SPI总线协议详解
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是由摩托罗拉公司开发的一种简单高效的三线同步串行接口标准,用于在微控制器和其他外围设备之间进行全双工、同步串行通信。它包括一根时钟线SCK(Serial Clock)、一根数据输入线MOSI(Master Out, Slave In)和一根数据输出线MISO(Master In, Slave Out),支持主从模式工作,能够实现单线程数据传输。
1. 数据传输机制
在SPI协议中,数据传输基于SCK信号的周期性变化。每当SCK上升沿(从低到高)时,主设备将一个数据比特发送到MOSI线上,而从设备从同一线上接收该比特。反之,在SCK下降沿(从高到低),从设备通过MISO线向主设备发送一个数据比特,主设备再从这条线上读取。这种机制实现了双向的数据流交换,使得SPI既适合数据的发送也支持接收。
2. 时钟极性和相位设置
除了设定时钟频率外,SPI还允许设置时钟极性和相位,这通常用CPOL (Clock Polarity) 和CPHA (Clock Phase Alignment) 来表示。Freescale的SPI Block Guide将这两种设置定义如下:
- CPOL (0 或 1): 当CPOL为0时,时钟基值为低电平。对于CPHA=0,数据捕获发生在时钟上升沿(从低到高),数据传播则在时钟下降沿。当CPHA=1时,数据捕获发生在时钟下降沿,数据传播在上升沿。
图形化的时序图展示了这两种配置下的具体时间关系,这对于确保数据同步和正确的时间窗口至关重要,无论主设备还是从设备都需要遵循这些设置来避免数据错误。
3. 其他特性
SPI协议提供了以下关键特性:
- 可编程频率:允许用户根据应用需求调整时钟速率。
- 发送结束中断标志:主设备可以通过检测特定条件(如传输完成)请求中断,以便处理后续操作。
- 冲突保护:防止因多个设备同时试图控制总线导致的数据混乱,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 总线竞争保护:针对多设备连接时可能出现的竞争条件,通过硬件机制避免数据丢失或错误。
SPI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嵌入式系统中的高效接口,其简单的接口设计和灵活的工作模式使其在存储器、传感器、外设通信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理解和掌握SPI协议对于任何涉及该技术的工程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2019-11-26 上传
2010-08-12 上传
2019-08-01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jianbo516
- 粉丝: 0
- 资源: 4
最新资源
- Raspberry Pi OpenCL驱动程序安装与QEMU仿真指南
- Apache RocketMQ Go客户端:全面支持与消息处理功能
- WStage平台:无线传感器网络阶段数据交互技术
- 基于Java SpringBoot和微信小程序的ssm智能仓储系统开发
- CorrectMe项目:自动更正与建议API的开发与应用
- IdeaBiz请求处理程序JAVA:自动化API调用与令牌管理
- 墨西哥面包店研讨会:介绍关键业绩指标(KPI)与评估标准
- 2014年Android音乐播放器源码学习分享
- CleverRecyclerView扩展库:滑动效果与特性增强
- 利用Python和SURF特征识别斑点猫图像
- Wurpr开源PHP MySQL包装器:安全易用且高效
- Scratch少儿编程:Kanon妹系闹钟音效素材包
- 食品分享社交应用的开发教程与功能介绍
- Cookies by lfj.io: 浏览数据智能管理与同步工具
- 掌握SSH框架与SpringMVC Hibernate集成教程
- C语言实现FFT算法及互相关性能优化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