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逆波兰式生成算法及实验报告
需积分: 10 17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7
1
收藏 28KB DOC 举报
"这篇实验报告主要探讨了编译原理中的逆波兰式生成,这是一个将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的过程,常用于编译器设计。实验目的是理解和实现这个转换过程,并通过C语言编写相关程序。实验步骤包括构建运算符栈、扫描并处理中缀表达式、比较运算符优先级等。提供的参考程序展示了如何进行这个转换操作。"
在编译原理中,逆波兰式(也称为后缀表达式)是一种没有括号的数学表达式表示方法,它通过运算符位于操作数之后的方式来消除运算符优先级的歧义。本实验的目标是实现一个逆波兰式生成器,将常见的中缀表达式,如 "(a + b) * c" 转换为 "a b + c *" 形式的后缀表达式。
实验步骤详述如下:
1. **建立运算符栈**: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数据结构来存储运算符,这里采用栈这一数据结构,栈顶的运算符具有最高的优先级。
2. **读入中缀表达式**:输入的中缀表达式会在其末尾添加一个优先级最低的符号(如 '#'),便于处理表达式的结束。
3. **扫描与处理**:从左到右遍历每个字符。遇到数字时,直接输出数字串;遇到运算符时,与栈顶运算符比较优先级。如果当前运算符优先级更高,则入栈;否则,弹出栈顶运算符,直到找到优先级低于或等于当前运算符的运算符,然后将当前运算符入栈。
4. **持续扫描**: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处理完所有字符,确保所有元素都被正确处理。
5. **输出逆波兰式**:完成扫描后,栈中剩余的运算符依次弹出,形成逆波兰表达式。
在给定的参考程序中,可以看到一些关键的函数定义,如 `boo`, `compare`, `not` 和 `forid`,它们分别可能用于识别运算符、比较优先级和其他辅助功能。程序使用了结构体 `danci` 来存储单词类别和属性值,以及数组 `fout`、`G_table`、`k` 和 `word` 作为运行过程中的临时数据存储。
实验的扩展部分鼓励学生尝试处理更复杂的表达式,例如包含布尔运算符的表达式,这会增加算法的复杂性,因为布尔运算符的优先级规则与算术运算符不同。
逆波兰式生成是编译原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解析和转换表达式的关键技术。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编译器如何处理语法和优先级,同时也提供了实际编程经验,巩固理论知识。
160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415 浏览量
599 浏览量
2009-06-08 上传
115 浏览量
158 浏览量
458 浏览量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gydxbbm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Hibernate实战:2005年Manning出版社版
- Subversion与Apache配置指南:外网访问教程
- JMS规范详解:从入门到精通
- JSP2.0语法详解:动态表达式与XML特性
- 构建Java Web应用:Struts实战
- Web测试全攻略:页面与功能验证
- Wicket框架深度解析与实战指南
- Linux下TCP/IP网络配置原理与实现
- 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入门与EDA设计流程详解
- 十年MFC历程:微软技术回顾与成长
- C#中实现DirectX功能的三种策略:组件化、COM互操作与VB类型库应用
- 电脑常见故障与解决策略汇总
- PostgreSQL实用指南:备份恢复与性能优化
- FPGA在软件无线电中的灵活应用与优势
- Hibernate入门教程:配置与对象-关系映射
- 东北大学计算机图形学实验:DDA与Bresenham算法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