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实际:无差错传输的停止等待与连续ARQ协议对比

需积分: 8 2 下载量 15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0 收藏 618KB PPT 举报
本资源主要探讨了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链路层在两种传输情况下——无需流量控制和需要流量控制——如何进行差错控制,特别是针对ARQ协议(自动重传请求)的应用。数据链路层作为通信的关键层次,负责处理诸如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以及透明传输等功能。 1. 数据链路层基础: - 数据链路是物理连接上的逻辑通道,不包含交换节点,仅用于点到点的数据传输。 - 除物理线路外,数据链路还需要通信协议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包括适配器硬件和软件的配合。 2. 停止等待协议: -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数据传输模型,没有考虑流量控制,仅在发送方每发送一个帧后等待接收方确认。 - 完全理想化假设中,每次发送后立即等待反馈,一旦检测到错误或超时,则重新发送该帧。 - 停止等待协议的算法简单,但效率较低,因为可能频繁重传。 3. 连续ARQ协议: - 工作原理:连续发送多个帧,只有在接收到所有帧的确认后才会发送下一个组,提高了吞吐量。 - 吞吐量受帧长和信道利用率影响,滑动窗口的概念在此协议中起作用,允许接收方预接收多个帧同时等待确认。 - 通过调整帧长和重传策略,可以优化信道的利用效率。 4. 选择重传ARQ协议: - 在连续ARQ的基础上,仅在特定条件下重传未被确认的帧,减少了不必要的重传,提高了效率。 5. 面向比特的链路层协议: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 HDLC提供点到点的通信,帧结构明确,适用于需要低级错误检测的场景。 - 作为面向比特的协议,它处理比特流,而非数据段,保证了比特级的透明传输。 6. PPP (点对点协议): - 用于广域网的点对点连接,PPP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如IP,并具有不同的工作状态。 - PPP既包含了数据链路层功能,也提供链路控制协议,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 资源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据链路层在不同场景下的工作原理和协议,重点强调了ARQ协议的不同形式以及它们在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方面的应用。这对于理解和设计高效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