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导联HF-ECG特征提取与聚类算法研究

需积分: 32 12 下载量 1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0 1 收藏 1.01M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研究了12导联高频心电信号(HF-ECG)的特征提取和聚类方法,特别关注心肌梗死(MI)的诊断。作者提出了一种结合二维主分量判别法(2D-PCA)和基于均方差属性加权的遗传模拟退火K-means改进聚类算法的新型计算机自动化方法。" 在心电图(ECG)分析中,12导联系统被广泛用于捕捉心脏不同部位的电生理活动,以帮助诊断心脏疾病。高频心电信号(HF-ECG)提供了比常规心电信号更多的细节信息,尤其是在检测微小的心脏异常方面。本研究聚焦于MI患者的心电特征,包括健康信号、早期MI、急性期MI和近期MI四种类型。 2D-PCA是一种特征提取技术,它通过分析数据的二维投影,减少数据的维度同时保留主要信息。在12导联HF-ECG中,2D-PCA能够将复杂的信号融合成更易于理解和分析的特征向量,有助于揭示不同心电状态之间的差异。 传统的K-means聚类算法在处理复杂数据集时可能遇到困难,如聚类中心初始化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等。因此,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均方差属性加权的遗传模拟退火K-means算法。遗传算法模仿生物进化过程,用于搜索全局最优解,而模拟退火算法则能避免早熟收敛,两者结合提高了聚类的精度和稳定性。通过对特征值的加权,该算法能更好地反映HF-ECG的特性,从而实现更准确的分类。 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聚类算法在平均分类精度上优于标准K-means算法,证明了其在12导联HF-ECG信号聚类的有效性。这为MI的自动识别和诊断提供了新的工具,对于提升医疗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涉及到的心电信号处理技术,包括聚类分析、特征提取方法(2D-PCA)、优化算法(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以及K-means聚类,都是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MI的诊断,还可以推广到其他心律失常和心脏疾病的分析中。 这项研究为HF-ECG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创新且高效的框架,它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来提升心脏疾病的诊断水平,对于未来的心电图分析和临床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