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发展历程:从概念到工程技术栈

需积分: 1 2 下载量 8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5 收藏 3.1MB PDF 举报
"本文将探讨云原生的发展历程和相关工程技术栈,从概念起源到现代云原生技术的成熟应用,以及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在推动这一领域发展中的作用。" 云原生作为一种新兴的软件开发和部署模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Paul Fremantle在其博客中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旨在构建与云计算特性相匹配的应用程序。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原生的概念逐渐演进,2013年,Matt Stine通过其著作《迁移到云原生架构》进一步推广了这个概念,提出了12因素、微服务、自服务、基于API协作和抗脆弱性等核心特征。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的成立,标志着云原生概念的官方认可和规范化。成立于2015年的CNCF,由Linux基金会发起,得到了Google、AWS、微软和阿里等主要云计算供应商的支持,成为云原生技术的权威推动者。CNCF的使命是促进云原生技术的开源生态系统,通过共享和标准化创新,使之服务于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云原生技术的核心特点包括容器化、服务网格、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式API。这些技术使构建、部署和管理在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环境中的应用程序变得更为灵活和高效。它们强调松耦合、容错性、易管理和可观测性,使得工程师能够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进行频繁且可预测的系统变更。 云原生的崛起与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Linux内核中cgroups的引入,为容器化铺平了道路。2007年,随着KVM的诞生,虚拟机时代到来,然后在2014年,Kubernetes(k8s)的发布标志着云原生时代的高潮,它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容器编排方案,极大地简化了微服务的管理。 OpenStack的发布,虽然起初并非专门针对云原生,但其开放源代码的IaaS平台也为云原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至今,云原生已经从最初的理论概念转变为实际操作中的关键技术,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企业IT架构和开发流程。 总结来说,云原生的发展史是一部技术进步和创新融合的历史,从最初的理念提出到如今的广泛应用,云原生已经成为构建现代动态环境中的弹性、高可用应用的首选方式。CNCF的贡献在于将这些技术标准化并推动其普及,使得云原生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地改变了IT行业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