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分布式架构实践:自主可控技术引领创新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1 收藏 1.57MB PDF 举报
"ArchSummit北京2015-《微众银行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分布式架构实践》-李靖1" 微众银行在2015年的ArchSummit上分享了其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分布式架构实践,旨在构建新一代的互联网银行IT架构。该演讲由微众银行基础架构产品部的李靖主讲,探讨了在国家政策、银行战略和客观限制的背景下,微众银行如何走向一条以自主可控为核心的科技战略道路。 在国家层面,为加强银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关于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加强银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推动了银行采用更加安全可控的技术。微众银行的战略定位是普惠金融,以个人存款、小额信贷为主,数据科技为支撑,同时依赖同业合作。然而,面对仅半年的筹建期和30亿资本金的限制,传统的IOE(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架构无法满足其需求,因此,微众银行决定实施去IOE策略,转向X86服务器和开源技术。 "互联网+"战略对微众银行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能够支持海量用户、交易和数据,同时保证服务的安全、稳定和影响可控。微众银行的新一代IT架构需要具备高性能、高弹性、低成本、高可用和低风险的特点。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微众银行选择了全分布式架构。 在架构演进过程中,微众银行经历了从集中式紧耦合到分布式松耦合的转变。最初的集中式架构无法满足全量业务和全量客户的需求,因此发展到多主节点架构和一主两从节点强同步架构,以分散风险和提高冗余。最终,他们实现了全量业务的分布式松耦合架构,每个业务可以独立服务于特定的客户群体,通过多个节点实现负载均衡和容错。 这一架构设计允许微众银行快速扩展容量和性能,利用开源技术和低端服务器资源降低成本,同时通过自动化运维和规模化管理达到高标准的服务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微众银行能够提供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场景下,任何人都能使用的银行服务,并处理海量的交易和数据,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低风险。 微众银行的实践展示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如何通过自主可控的分布式架构,结合国家政策和业务需求,构建出一个既满足安全标准又具有高度弹性和成本效益的IT基础设施。这种架构不仅对于微众银行自身,也为整个金融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