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国通用的电子健康卡环境:中科大附一院徐冬的探索

需积分: 11 19 下载量 13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8 收藏 4.45MB PDF 举报
电子健康卡应用环境建设是由中科大附一院的徐冬主任在2018年10月于合肥进行的专题讨论,这一主题围绕的是国家健康信息化战略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居民健康卡。居民健康卡是实现医疗服务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个人信息载体,其设计和实施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居民健康卡的核心功能包括居民的身份识别数据,如身份证件信息、人口学数据、联系方式等,以及基础健康数据如生物标识(如指纹、面部识别)、免疫接种记录、医学警示等。它不仅存储个人基本信息,还包括病历摘要、门诊记录、住院信息等临床数据,甚至支持费用结算和地址、联系人等附加信息的管理。卡内存储的数据容量至少为32K,确保了信息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在技术层面,居民健康卡遵循特定的版面要求,如卡片尺寸、标识图案的位置和大小,以及与金融机构(如银行)信息的布局规定。联名卡版本则可能有额外的设计规则,例如不同区域的排版和功能性区分。卡片文件结构采用了标准的文件系统,如DDF1用于居民健康卡应用环境,而其他预留的DDF2则用于未来可能扩展的应用场景。 居民健康卡的文件结构非常细致,包含了主控文件、应用专用文件和目录定义文件,通过文件标示符如1F00和2F00来管理和组织数据,其中EF08EF07EF06EF05等代码段对应了不同的具体信息类别,如临床信息、地址信息和联系人信息等。这些编码规则体现了对数据安全和标准化处理的重视。 电子健康卡应用环境建设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也涉及到政策法规、数据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它旨在构建一个统一、便捷且安全的医疗信息平台,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患者体验。徐冬主任在中科大附一院的工作,无疑对推动我国电子健康卡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