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能性理论的模拟操作模式识别方法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7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200KB PDF 举报
"基于可能性的仿真模拟操作过程模式识别 (2002年),作者:刘大健,郑家龙,钱照明,张圣训" 本文是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研究成果,发表于2002年7月的《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第36卷第4期。研究主要探讨了如何利用可能性理论进行仿真模拟操作过程模式的识别。该研究的核心是将动作序列中的次序属性和间隔属性与标准操作模式的模糊约束条件相结合,以确定动作归属特定操作模式的可能性。 首先,研究中提到的动作在序列中的次序属性是指动作发生的顺序,而间隔属性则涉及到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这两个属性被用来评估一个动作是否符合标准操作模式的模糊约束条件。模糊约束条件是一种不确定但可以量化的关系,它允许在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在现实世界的复杂操作过程中非常常见。 其次,通过计算这些动作的可能性分布,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能性分布的分割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将连续的动作序列拆分成多个子序列,每个子序列对应于一个标准操作过程。在这些子序列中,可能性最高的那个被认为是最接近实际执行的操作过程。 为了验证该识别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者进行了汽车模拟驾驶过程的仿真。结果显示,即使在一个操作过程中存在错误动作,只要错误动作的数量不超过总动作数的三分之一,该识别方法仍能得出正确的操作过程识别结果。这一发现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能够在面对一定比例的误差时保持识别的准确性。 关键词包括模式识别、模糊约束和可能性,表明研究聚焦于在不确定条件下,通过概率和模糊逻辑来理解和解析复杂操作序列。该工作对于理解并改进人机交互、自动化控制以及模拟训练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在需要对操作序列进行高效识别和分析的应用中。 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框架,用于在仿真环境中识别复杂操作过程,尤其是在存在不确定性和错误的情况下。通过可能性理论的应用,该方法能够处理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并有效地识别出正确的操作模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