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W海上风力机尾迹风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15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655KB PDF 举报
"大型海上风力机尾迹区域风场分析 (2012年)。随着海上风电场的发展,对大型海上风力机尾迹区域风场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文章采用三维Navier-Stocks控制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结合滑移网格技术,对5 MW海上风力机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深入探讨了风力机在不同风速和风轮转速下的尾迹区域风速分布特征。" 在风能领域,大型海上风力机的尾迹效应是设计和优化风电场布局的关键因素。尾迹效应指的是风力机捕获风能后,其后方风场速度降低的现象,这直接影响到后续风力机的发电效率。该研究基于2012年的一篇自然科学论文,采用先进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研究者运用三维Navier-Stocks控制方程,这是描述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能够精确地模拟复杂流场的行为。同时,他们选择了RNG k-ε湍流模型,这是一种适用于旋转流场分析的湍流模型,能够更好地捕捉风力机旋转产生的湍流特性。滑移网格技术的应用则允许在保持网格固定的同时模拟流体的相对运动,从而有效处理风力机旋转对周围流场的影响。 论文通过对比不同风速下风力机的输出功率数值模拟结果与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设计参考数据,验证了所建立的三维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一验证过程是确保后续研究结果可信度的基础。 接下来,研究者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风力机在额定风速以及不同风轮转速下尾迹区域的平均风速分布特征。这些分析对于理解风力机间的相互影响,优化风电场的排列方式,以及提高整体发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数值模拟,可以得到一系列关于风场变化和风能捕获的新见解,为实际风电场的设计和运营提供关键数据。 关键词包括海上风力机、尾迹区域、k-ε RNG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这些关键词突显了研究的核心内容和技术手段。研究不仅涉及理论计算,还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显示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这篇论文为大型海上风力机的风场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对于提升海上风电场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具有深远影响。其研究成果可为未来风电场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