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D端点效应抑制:结合极值对称延拓与窗函数
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363KB PDF 举报
"改善EMD端点效应问题的处理方法研究"
经验模态分解(EMD)是1998年由Norden E. Huang等人提出的,它是一种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尤其适用于处理非线性和非平稳信号。EMD通过自适应地提取信号的内在模式,将复杂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固有模态函数(IMF),每个IMF代表信号的一个独特振动特性。然而,EMD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一个关键问题,即端点效应。在利用样条插值计算上下包络线时,由于端点的限制,可能导致分解结果的严重失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多种策略,包括极值延拓、数据/极值预测和波形延拓。极值延拓方法依赖于端点附近极值的外推,而数据/极值预测则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技术来确定延拓的极值。波形延拓则是通过在信号端点添加特定波形来扩展数据。尽管这些方法能减轻端点效应的影响,但它们并未完全消除问题,因为信号端点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样条插值得到的包络线在两端发散,进而影响分解的准确性。
本文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结合极值点对称延拓和窗函数的新方法。这种方法首先通过对极值点进行对称延拓,以减少端点效应,然后在信号序列上施加窗函数,进一步控制端点区域的影响。窗函数可以平滑信号边缘,减少端点的突变,从而降低样条插值过程中可能的发散现象。通过这种方式,端点效应得以有效抑制,提高EMD分解的精度和稳定性。
实验证明,这种结合方法能够显著改善EMD的分解效果,减少由端点效应引起的失真。尽管已有的一些方法可以减少端点效应的后果,但本文提出的方法更注重从根本上解决端点效应问题,从而为EMD在各种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可靠的技术支持,如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机械故障诊断、地震数据分析等。
总结起来,这篇由张斌和程珩发表的研究工作深入探讨了EMD的端点效应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EMD的理论研究,也有利于推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提升。
408 浏览量
317 浏览量
2022-09-14 上传
2022-07-15 上传
143 浏览量
2022-07-15 上传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weixin_38630571
- 粉丝: 8
最新资源
- 全国街道级别电话区号数据库表(Access格式)
- CryptoJS v3.1.2压缩包:本地调试JS加密库
- VT6530 终端仿真器开源复刻项目
- ASP+access网上人才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IKE-Core:打造一致Kubernetes集群的轻量级开源发行版
- 探索JavaScript在sabsons.github.io的应用实践
- 基于Quartz开源框架的分布式作业调度
- 深度学习基础与工程应用教程概览
- Java开发常用工具类Jar包合集,助力项目复用
- AOP注解必备包:aopalliance、aspectjrt、aspectjweaver1.6.8下载指南
- ASP BS架构下的教师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antiparser-开源工具:网络协议和文件格式的模糊测试专家
- 软件5班李彩虹谈信息素养实践课程的理解与体验
- ASP+ACCESS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源代码及论文设计
- LockMySeat:实现在线事件票务与场地布局的端到端系统
- Android平台Echats统计图表实现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