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盆地晚始新世孢粉记录:干旱气候与古生态

0 下载量 13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462KB PDF 举报
"酒泉盆地火烧沟组的孢粉记录揭示了始新世后期(40.2~33.4Ma)该地区的古环境和古气候特征。研究发现,该区域存在以Nitraria、Chenopodiaceae和Ephedraceae为主的干旱气候植物群,伴有少量亚热带分子,表明当时气候以北亚热带干旱半干旱为主。这些孢粉记录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吻合,具有全球对比意义。同时,结合其他盆地的孢粉记录,晚始新世时期中国西北地区显示出高度一致的孢粉植物群,反映了广泛的低海拔干旱-半干旱萨瓦纳气候。这项研究强调了孢粉分析在恢复古气候环境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对青藏高原早期抬升和西北内陆地区早期生态环境变化的洞察。" 在酒泉盆地的研究中,孢粉分析作为关键工具,揭示了始新世晚期的气候模式。Nitraria、Chenopodiaceae和Ephedraceae这些植物的孢粉表明了干旱条件,而亚热带分子的存在则暗示了一定程度的温度适中。通过对比全球范围内的孢粉记录,可以观察到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趋势。这不仅有助于理解当地气候变迁,也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此外,晚始新世时期,西北地区不同盆地的孢粉记录一致性高,共同描绘了一幅广阔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图像。这种一致性意味着在广大的地理区域内,气候特征有显著的共通性,这对于重建古气候模型和理解当时的生态系统动态至关重要。 研究还引用了戴霜等人的高精度古地磁年代测定,将火烧沟组的时代精确到40.2~33.4Ma,这为更精确地追踪植物群演变和气候变化提供了时间框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青藏高原早期的构造活动如何影响了区域气候,并推测这种影响如何扩散到整个西北地区。 酒泉盆地火烧沟组的孢粉记录是古气候研究的重要证据,它揭示了过去气候的复杂性,为地质历史上的环境变迁提供了实证。同时,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评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能力,都具有深远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