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连接建立详解:三次握手与Linux网络编程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2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754KB PPT 举报
"TCP连接的建立过程是网络编程中的核心环节,主要涉及TCP/IP协议栈中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在Linux环境下,网络编程通常通过socket API来实现。本知识点将详细解析TCP连接的建立步骤以及相关函数的使用,如socket(), bind(), listen(), accept(), read(), write(), connect()等,并探讨TCP的三次握手机制和IP伪造的可能性。 TCP连接的建立首先从创建socket开始。`socket()`函数用于创建一个套接字,其参数包括协议簇(如AF_INET代表IPv4)、套接口类型(如SOCK_STREAM代表TCP流式套接字)和协议(通常设置为0,由内核选择合适的TCP协议)。一旦socket创建成功,客户端会调用`bind()`将本地的IP和端口号绑定到这个socket上,然后使用`listen()`设置为监听状态,等待来自其他主机的连接请求。 当客户端准备连接服务器时,它会调用`connect()`函数,发送一个SYN包(SYN=syn=j)到服务器,这时客户端进入SYN_SEND状态。服务器接收到SYN后,回应一个SYN+ACK包(SYN=syn=k, ACK=ack=j+1),自身进入SYN_RECV状态。客户端收到此响应后,再发送一个ACK包(ACK=ack=k+1),此时双方都进入ESTABLISHED状态,TCP连接建立完成。这就是著名的TCP三次握手过程。 TCP连接的IP伪造涉及到TCP的序列号管理。攻击者可能在第一次握手时发送一个伪造的源IP地址,使得SYN包看起来像是来自另一个合法的IP地址(A→B: SYN(M))。如果服务器B回应了SYN+ACK(N),攻击者的下一包ACK(N+1)将无法到达真正的A,导致连接无法建立。但这种IP伪造可能导致中间人攻击或拒绝服务攻击。 在实际编程中,`accept()`函数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返回一个新的socket,以便与已连接的客户端进行通信。`read()`和`write()`则分别用于读取和写入数据到连接的socket。 TCP连接的建立是网络编程的基础,理解三次握手机制以及相关API的使用对于编写可靠的网络应用程序至关重要。同时,了解IP伪造的风险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在Linux环境中,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对于进行网络程序设计和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