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机与单片机间的长距离通信及C语言编程
需积分: 10 15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5
收藏 43KB DOC 举报
"这篇资料主要探讨了在毕业设计中如何进行PC机与单片机的长距离通信,涉及到了C语言编程以及51单片机的使用。文章中给出了具体的代码示例,包括数据帧的格式和通信协议的实现。"
在PC机与单片机的通信中,C语言通常被用来编写控制程序,因为它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都很强。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微控制器,其内部集成了CPU、RAM、ROM以及一些基本的I/O接口,适合用于简单的嵌入式系统。在这个场景下,我们看到代码使用了标准的C库函数如`<REG51.h>`,`<string.h>`和`<Stddef.h>`,这些都是51单片机编程中常见的头文件,提供了对硬件寄存器的访问以及字符串操作的支持。
代码中定义了一些全局变量,如`uchar RS_buf[20]`用作接收数据的缓冲区,`uchar CS`和`uchar CS_add`用于校验和的计算,`uchar addr`表示设备地址,`uchar rs_step`和`uchar rs_len`则分别用于记录接收数据的个数和长度。这些变量对于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至关重要。
在通信协议实现上,可以看到一个名为`Uart0_Int`的函数,它配置了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接口(UART)。通过设置TMOD寄存器启用定时器1来实现波特率,比如这里的`TH1=0xE8; TL1=0xE8;`配置了1200bps的波特率。同时,通过设置SCON、PCON和中断标志位来启动串行通信并开启中断服务。
`Uart0_send_char`和`Uart0_send_string`函数则负责发送单个字符和字符串,它们通过检查发送中断标志TI来确保数据已经发送完毕。在中断服务子程序`USART0_interrupt`中,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帧校验和处理,确保接收到的数据帧是完整的和无误的。
数据帧格式按照以下结构设计:`0x68`作为起始标志,接着是设备地址、命令字、DATA长度、实际DATA数据以及校验和`CS`,最后是结束标志`0x16`。这种格式允许单片机识别和解析接收到的信息,同时通过校验和验证数据的正确性。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在51单片机上实现与PC机的串行通信,包括数据帧的构建、发送、接收以及错误检测等关键步骤,这对于理解PC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机制以及进行相关项目开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10-07-17 上传
2012-01-30 上传
2010-11-27 上传
2022-05-16 上传
2013-05-18 上传
2024-03-15 上传
x521888
- 粉丝: 0
- 资源: 1
最新资源
- MATLAB实现小波阈值去噪:Visushrink硬软算法对比
- 易语言实现画板图像缩放功能教程
- 大模型推荐系统: 优化算法与模型压缩技术
- Stancy: 静态文件驱动的简单RESTful API与前端框架集成
- 掌握Java全文搜索:深入Apache Lucene开源系统
- 19计应19田超的Python7-1试题整理
- 易语言实现多线程网络时间同步源码解析
- 人工智能大模型学习与实践指南
- 掌握Markdown:从基础到高级技巧解析
- JS-PizzaStore: JS应用程序模拟披萨递送服务
- CAMV开源XML编辑器:编辑、验证、设计及架构工具集
- 医学免疫学情景化自动生成考题系统
- 易语言实现多语言界面编程教程
- MATLAB实现16种回归算法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 ***内容构建指南:深入HTML与LaTeX
- Python实现维基百科“历史上的今天”数据抓取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