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硅-锗波导异质结构的全反射单向传输特性
PDF格式 | 15.05MB |
更新于2024-08-29
| 118 浏览量 | 举报
"该研究探讨了基于全反射的波导异质结构在光波单向传输中的应用,设计了两种由二氧化硅和锗材料组成的三角晶格光子晶体波导结构,并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整正向出射端波导的宽度,优化了结构性能,实现了TE模式和TM模式光波在特定波长范围内的高效单向传输。"
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光子晶体异质结构在全光网络和光信息处理中的应用,特别是其在实现光波单向传输方面的潜力。光子晶体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材料,能够操控光的传播特性,而光子晶体波导则是其中的一种关键组件,可用于光通信和光处理设备中。
全反射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当光线从高折射率介质射向低折射率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线将不会发生折射,而是全部反射回高折射率介质,这一现象即为全反射。文章利用这一原理设计了由二氧化硅和锗材料构成的波导异质结构,二氧化硅和锗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可以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光的传播。
文中提到了两种不同的异质结构,一种针对TE(横电)模式,另一种针对TM(横磁)模式。TE模式的电场矢量垂直于波导的传播方向,而TM模式的磁场矢量则与此方向垂直。通过改变正向出射端波导的宽度,研究人员能够优化结构,使得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光波能够实现高效的单向传输。在异质结构一中,TE模式的光波在1458至1517纳米范围内,正向透射率超过80%,透射对比度超过90%;而在异质结构二中,TM模式的光波在1498至1689纳米范围内,正向透射率同样超过80%,透射对比度接近1,这意味着几乎无反向传输,实现了高度单向性的光波传输。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是计算电磁学中常用的一种数值模拟方法,它通过在时间域内离散化Maxwell方程来求解电磁场的动态变化。在本研究中,FDTD被用来模拟和分析这两种波导异质结构在宽频带内的单向传输特性,为理解和优化结构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光通信系统的效率、减少信号干扰和增强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的光子晶体波导异质结构,可以构建更先进的光开关、光隔离器等光电子元件,进一步推动全光网络和光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同时,这种单向传输特性也为量子信息处理和光学计算等领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相关推荐









weixin_38588394
- 粉丝: 8

最新资源
- 四轴飞行器飞控系统stm32f103与mpu9250综合应用
- 物流采购领域的可行性分析深度解析
- React Redux Boilerplate:ES6及Material-UI应用模板
- nRF52832平台成功移植RT-THREAD基础功能案例
- 一步到位:如何在谷歌浏览器安装react-devtools扩展
- 易语言荣获2005年大赛三等奖的MYSQL数据库管理器
- 三菱FX系列PLC与VB通讯程序详解
- STM32-F系列单片机输入捕获实验详解
- PyFunctional库:Python中创建数据管道的链函数编程库
- 掌握Microsoft Kinect for Windows SDK 2.0的源代码解析
- XX电器供应商管理与辅导规范文件下载
- layui轻量级后台管理系统模板:企业与个人网站开发首选
- 使用AVL BOOST模拟发动机性能与热力学过程
- C语言课程设计项目源码合集
- STM32-F0/F1/F2移植UC/OS-II教程与工具包
- HullTrend_HTF_Signal MetaTrader 5脚本:趋势方向与信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