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ire通信协议解析:搜索与初始化过程

需积分: 28 36 下载量 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454K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1-Wire通信协议,包括其基本概念、工作模式、复位脉冲、数据传输时隙以及单总线命令序列。1-Wire协议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单线通信协议,适用于连接各种设备,如ROM、EPROM、EEPROM、传感器等。在搜索第三位的过程中,主机通过多次读操作来确定连接设备的ROM代码,并通过写入特定值来筛选特定设备。" 1-Wire通信协议是基于单根导线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常用于简化物理连接和降低成本的场合。协议要求外部接入一个大约5千欧的上拉电阻,确保在无数据传输时,总线维持高电平状态。在传输过程中,总线需要保持空闲状态,且若总线低电平持续超过480微秒,所有设备会进行复位。 通信过程中,主机负责发起和控制所有读写操作。读写命令分为三个阶段:初始化、ROM命令阶段和功能命令阶段。初始化阶段,主机通过拉低总线至少480微秒产生复位脉冲,然后进入接收模式。在检测到上升沿后,设备会在一定时间内拉低总线作为应答脉冲。如果复位脉冲和应答脉冲序列不正确,设备将不响应主机的后续命令。 1-Wire协议有标准模式和高速模式两种工作模式,适应不同速度需求。写0时隙和写1时隙定义了如何在单线上输出0和1,而读时隙则用于从设备读取数据。此外,强上拉供电时隙在需要额外电源电流的场合,如编程或温度转换时,提供支持。 在搜索过程中,例如描述中的“搜索第三位”,主机通过执行多次读操作,根据返回的0或1来确定连接设备的ROM代码。当收到两个不同的结果时,意味着至少有两种设备在第三位有不同的ROM代码。接着,主机可以通过写入特定值(如0),排除某些ROM代码,以继续筛选目标设备。 1-Wire协议是一种高效、节省资源的通信方式,特别适用于连接和管理多个具有独特识别码的设备。通过精确的时序控制和设备响应机制,主机可以有效地与总线上的每个设备进行交互,完成数据交换和设备管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