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基础:信元交换原理与关键技术
需积分: 0 1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2
收藏 641KB PDF 举报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是一种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它结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旨在提供高效、灵活和带宽高效的网络服务。ATM的基础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区别**:
- 电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通过预先分配固定的带宽资源,支持单一速率(如64kbit/s),适合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但资源分配固定且不灵活,无法适应多业务需求。
- 分组交换则是无连接的,信息被封装在可变长度的分组中,每个分组包含路由信息,允许支持多种速率的通信。路由选择更灵活,但可能需要流量控制来避免数据包乱序。
2. **ATM交换特点**:
- ATM采用信元为基础的交换,每个信元具有固定大小,提供了更好的效率和网络资源利用率。
- 面向连接,类似于电路交换,用户间通信需先建立连接,保证服务质量。
- 统计复用:信元共享带宽,提高了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
3. **ATM协议栈结构**:
- ATM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如物理层处理信号传输,数据链路层负责信元的传输,网络层处理虚电路(VC)管理,而传输层处理用户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
4. **VP/VC概念**:
- VP(Virtual Path)代表逻辑通道,定义了数据流的路径,多个VC(Virtual Circuit)可以共享同一VP。
- VC是面向连接的服务,每个VC有独立的数据流,保证了数据的顺序和完整性。
5. **拥塞管理和流量控制**:
- ATM通过动态调整信元的发送速率和缓冲机制来应对网络拥塞,保持网络的稳定运行。
- 流量控制算法确保数据在信道中的发送不会过快导致接收方无法处理。
6. **典型封装协议**:
- ATM支持多种封装协议,如SAP(Service Access Point)用于区分不同业务类型,如视频、语音和数据等。
通过学习ATM的基本原理,读者可以理解这种技术如何在现代网络环境中实现高效、低延迟的通信,并掌握其核心概念、设计原则和实际操作方法。对于初学者,建议重点理解信元结构、VP/VC管理和拥塞控制机制,因为这些是ATM技术的核心。
2019-09-05 上传
2018-05-11 上传
2022-07-14 上传
2021-09-04 上传
2012-06-12 上传
2022-06-07 上传
2021-09-30 上传
2022-06-03 上传
2021-06-29 上传
liangzhenyuang
- 粉丝: 45
- 资源: 263
最新资源
- Java集合ArrayList实现字符串管理及效果展示
- 实现2D3D相机拾取射线的关键技术
- LiveLy-公寓管理门户:创新体验与技术实现
- 易语言打造的快捷禁止程序运行小工具
- Microgateway核心:实现配置和插件的主端口转发
- 掌握Java基本操作:增删查改入门代码详解
- Apache Tomcat 7.0.109 Windows版下载指南
- Qt实现文件系统浏览器界面设计与功能开发
- ReactJS新手实验:搭建与运行教程
- 探索生成艺术:几个月创意Processing实验
- Django框架下Cisco IOx平台实战开发案例源码解析
- 在Linux环境下配置Java版VTK开发环境
- 29街网上城市公司网站系统v1.0:企业建站全面解决方案
- WordPress CMB2插件的Suggest字段类型使用教程
- TCP协议实现的Java桌面聊天客户端应用
- ANR-WatchDog: 检测Android应用无响应并报告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