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电路标识与单片机程序加密:实用方法与物理层详解

需积分: 7 27 下载量 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1.47MB PDF 举报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据电路标识的单片机程序加密的实用方法,同时介绍物理层的特点以及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物理层作为OSI模型的第一层,主要关注传输媒体的接口规范,由于历史原因,它主要依赖现有的物理规程而非全新的协议设计。物理层协议的复杂性源于多种连接方式和传输媒体种类的多样性。 章节1首先概述了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包括连通性和资源共享,强调了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如报文分组、首部添加和存储转发,以及它在效率和灵活性方面的优势。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比较揭示了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电路交换提供了高质量的端到端通信,报文交换适应突发式数据,而分组交换则具备高效和路由灵活性。 文章接着讨论了互联网的历史发展,从单一网络到全球互联,再到TCP/IP协议的标准化过程,以及互联网名称的区分,如通用的Internet和特指TCP/IP协议的Internet。此外,分类网络的不同类型,如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和个人域网(PAN),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用户类型,如公用网和专用网,也被提及。 主干网与本地接入网的区别在于主干网侧重于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连接功能,而本地接入网通常负责将用户连接到主干网。这些概念对于理解网络基础设施的层次结构至关重要。 最后,文章提到了数据通信系统的核心组件,包括源点(产生数据)、发送器(编码数据)、接收器(解码接收信号)和终点(接收和处理信息),以及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数字数据等基本概念的定义。同时,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以及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模式也得到了简要解释。 本文围绕单片机程序加密的方法、物理层协议、数据通信系统模型、网络通信方式和技术分类,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