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历程:从电子管到AI,四大阶段解析

需积分: 32 4 下载量 11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556KB PPT 举报
计算机发展概述 计算机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些阶段不仅反映了技术的进步,也塑造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计算机发展的四个关键时期: 1. 第一阶段 (电子管时代,约1946-1950s)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如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主要由电子管构成,如主讲人周立民提到的莫克利和埃克特的发明。ENIAC采用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控制思想,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包括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等五大基本部件。 2. 第二阶段 (晶体管时代,约1950s-1960s) 随着晶体管的出现,计算机体积减小,能耗降低,处理速度提升到几万条至几十万条指令每秒。 3. 第三阶段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约1960s-1970s) 进入这个阶段,计算机开始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处理能力显著增强,可以达到几十至几百万条指令每秒。 4. 第四阶段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至今)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性能爆发性增长,处理速度可达到上千万条至亿万条指令每秒,同时存储器和外存形式也多样化,如磁盘、磁带光盘等。 微型计算机 的兴起,始于1971年微处理器的发明,这一阶段的计算机更便携,应用范围广泛,如1958年中国研制的103机,以及后来的银河、曙光和神威等高性能计算机。 我国计算机发展 从早期的自主研发到高性能计算的突破,展现了国家在计算机领域的进步。未来发展趋势则预示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在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之后,我们还要关注计算机的特性与用途。计算机以其高速运算、精确逻辑判断、大容量存储和自动化功能而被广泛应用。它可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CAD/CAM/CAI/CAT等领域,同时具备网络通信和人工智能功能,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社会的数字化进程。通过学习《一级MSOffice教程》,我们可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硬件组成、软件系统和病毒防治等内容,为实际操作和理解现代办公软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