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排文档构建与检索算法实现
需积分: 9 3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0
收藏 56KB DOC 举报
"该资源主要讨论了如何使用TF-IDF算法进行中文检索,并涉及到了倒排文档的构建和检索过程。程序中使用了一个包含20万个词的中文词库,数据结构采用简单的数组,以及块寻址技术来节省存储空间。分词方法是正向最大匹配,查找操作通过二分法在排序后的词库中进行。"
TF-IDF算法是一种在信息检索和文本挖掘中广泛使用的权重计算方法,用于评估一个词在文档中的重要性。TF(Term Frequency)表示词频,即某个词在文档中出现的次数;IDF(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则是逆文档频率,它反映了某个词在整个文档集合中的稀有程度。TF-IDF值是这两个量的乘积,通常用于确定关键词的重要性。
在程序实现上,首先需要一个中文词库,这里的词库包含20万个词。由于存储限制,采用了块寻址技术,可能意味着将数据分割成更小的部分来处理。数据结构选择了结构体数组,每个结构体包含一个词(lemma)和指向词在文档中位置的指针(p)。分词是通过正向最大匹配算法完成的,这种方法从文档的起始位置开始,寻找最长的可能词汇,直到无法匹配为止。查找词库中的词时,使用了二分法,这是一种高效的方法,适用于已经排序的数据集。
倒排文档是信息检索中的核心概念,它是一个索引结构,记录了每个词在哪些文档中出现过以及出现的位置。在本例中,文档被切割成255份,这可能是为了适应块寻址。程序的主要流程包括读取文献,分词,然后创建倒排文档,最后进行检索。程序运行时间通过`clock()`函数进行度量,以便分析性能。
在程序的主体部分,`main`函数中,先打开词库文件,然后逐行读取词库并存储到结构体数组中。接下来,打开待检索的文献,对其进行分词处理,生成倒排文档,并将结果保存到指定文件。整个过程的时间消耗也被记录下来,用于性能评估。
这个程序实现了基本的TF-IDF检索系统,特别是针对中文文本,利用了正向最大匹配和二分查找等算法优化了处理效率。然而,实际的TF-IDF计算通常还需要考虑停用词、词干提取等预处理步骤,以及可能的词形还原和词性标注,以提高检索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2025-02-17 上传
2025-02-17 上传
PID、ADRC和MPC轨迹跟踪控制器在Matlab 2018与Carsim 8中的Simulink仿真研究,PID、ADRC与MPC轨迹跟踪控制器在Matlab 2018与Carsim 8中的仿真研
2025-02-17 上传
2025-02-17 上传
2025-02-17 上传
2025-02-17 上传

我不是春天00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iBATIS SQLMap2开发指南:入门与配置详解
- SQL基础教程:操作数据库与ASP编程
- Oracle 数据库优化技巧: constraint 约束管理
- Oracle数据库常见问题与解答
- C#网络编程入门与Socket使用详解
- 《Div+CSS布局大全》技术整理
- SQL语句优化:避开IN与LIKE陷阱
- Ajax:革新Web设计的实战指南
- InfoQ中文站:深入浅出Struts 2 免费在线阅读
-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答案详解:批处理、分时与实时系统
-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后习题详解
- JavaScript常用方法:好友列表与个人数据获取
- ACCP试题 - 图书管理系统开发
- 北大青鸟C语言考试复习与实战题目详解
- C++标准库教程与参考:深入理解与实践
- SQL: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