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缺陷修复效率:MethodLocator——细粒度方法级软件缺陷定位

0 下载量 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8 收藏 1.88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方法级别的细粒度软件缺陷定位方法"这一主题,针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挑战——有效提高软件缺陷修复人员的工作效率。作者张文、李自强、杜宇航和杨叶在《软件学报》上发表的研究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名为MethodLocator的新型方法,专门用于精确地定位软件缺陷到源代码的特定方法级别。 MethodLocator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结合词向量模型(word2vec)和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技术,将缺陷报告和源代码中的方法体转换为数值向量表示。这种方法有助于捕捉文本数据的语义关系,使得计算机能够理解缺陷报告与代码中的方法之间的潜在联系。接着,MethodLocator利用源代码文件中方法体之间的相似度进行扩展,增强方法体的特征表示,以便更好地匹配缺陷报告的描述。 论文的关键步骤包括:首先,构建缺陷报告和方法体的向量表示;其次,通过相似性分析扩展方法体;最后,计算扩展后的向量之间的余弦距离,并根据距离排序,确定最可能需要修改的方法。这种方法旨在减少定位缺陷所需的时间,使定位过程更加精准。 为了验证MethodLocator的有效性,研究者在四个开源软件项目ArgoUML、Ant、Maven和Kylin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MethodLocator相较于现有缺陷定位方法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将缺陷定位到更为具体的代码方法层面,从而提高了缺陷修复的效率。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软件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特别是在软件维护和质量管理方面,它为缺陷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关键词包括缺陷报告、MethodLocator、细粒度缺陷定位、方法级别以及词向量表示,这些关键词反映了研究的焦点和贡献。这篇论文的引用格式遵循了国内外学术期刊的规范,可供其他研究者参考和进一步探讨软件缺陷定位领域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