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主备切换与备份恢复策略详解

需积分: 36 2 下载量 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485KB PPT 举报
本章主要探讨Oracle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技术,特别是针对主数据库与备用数据库的切换策略。在Oracle环境下,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数据库的备份至关重要。主数据库的保护模式有Guaranteed protection、Instant protection、Rapid和Delayed protection,前两者在切换时可以保证数据不丢失,前提是主数据库的所有归档日志已应用到备用数据库。若在Rapid和Delayed protection模式下,切换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具体丢失量取决于主库的归档日志路径设置和应用情况。 章节内容涵盖了全面的备份与恢复概念,包括: 1. **备份与恢复概述**:介绍了备份的定义,即复制数据库到转储设备的过程,转储设备可以是磁带或磁盘。Oracle数据库备份分为物理备份和逻辑备份,物理备份又细分为冷备份和热备份。冷备份是在数据库关闭状态下进行,涉及数据文件、控制文件、联机日志文件和ini文件;而热备份则在数据库运行时进行。 2. **物理备份与恢复**:这部分详细阐述了物理备份的方法,强调了冷备份和热备份的区别,以及它们在操作上的特点。 3. **逻辑备份与恢复**:逻辑备份关注的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备份的是数据的逻辑视图,而不是操作系统文件。 4. **高级复制技术**:探讨更高级别的数据复制策略,可能包括实时复制和增量备份等。 5. **恢复管理器(RMAN)**:作为Oracle的核心备份恢复工具,RMAN在数据保护和恢复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6. **灾难恢复解决方案**:讨论如何通过RMAN和其他工具实现全面的灾难恢复计划,确保业务连续性。 7. **备份与恢复策略**:讲解如何根据业务需求制定合理的备份和恢复策略,以减少数据丢失风险。 8.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备份和恢复的实战操作,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 9. **常用术语**:澄清和解释备份与恢复过程中常用的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在主数据库与备用数据库切换过程中,理解这些概念和技术对于确保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数据库保护模式选择合适的备份方法,并制定恰当的恢复策略,以应对各种可能的数据丢失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