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与多模态知识图谱:相互促进的未来

"AIGC时代的多模态知识工程思考与展望.pdf"
这篇分享主要探讨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时代下,多模态大模型与多模态知识图谱之间的对比及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李直旭研究员在DataFunSummit2023的“知识图谱与AIGC论坛”上提出了这一主题。
首先,多模态大模型如ChatGPT等在AIGC时代展现出了显著的优点。它们能够通过学习大量跨模态知识模式,实现隐空间中的关联推理,具有优秀的泛化能力,可以处理各种跨模态任务。此外,这些模型减少了对人工Schema设计和数据标注的依赖,通过训练优化或Prompt对话方式适应新领域和任务,降低了人工成本。然而,多模态大模型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如生成内容的可靠性较低,容易出现误差累积和隐私泄露问题,不适合高精度任务。它们在知识推理方面相对较弱,不具备因果推理能力,同时虽然引入了COT(对话上下文理解)技术,但可解释性仍待提高。高昂的训练成本是另一个挑战,需要大量计算资源和时间。
相比之下,多模态知识图谱提供了更为专业和可信的知识表示。它们的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和解释,可支持人类在特定领域的决策。知识图谱的构建虽能提供精细的结构化信息,但其推理能力有限,仅能处理已知知识和关系,对于未知或不确定领域的知识建模和推理较弱。此外,知识图谱的构建过程依赖人工或半自动方式,自动化程度不高,且基本架构通常固定,难以灵活调整以适应新数据和场景。
演讲内容还涵盖了AIGC在多模态知识图谱(MMKG)的应用,以及MMKG如何反过来促进AIGC的发展,提出AIGC与MMKG的结合可能带来新的突破。演讲者李直旭博士在知识图谱、知识工程及认知智能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并与多家人工智能企业保持着合作。
总结来看,AIGC时代带来了内容生成的新纪元,但同时也暴露出在知识理解和推理方面的局限性。多模态知识图谱则以其结构化的知识表示和解释性优势,成为AI发展的关键辅助工具。两者结合,有望推动人工智能在知识理解、推理和生成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关推荐








职场程序猿
- 粉丝: 6684

最新资源
- STM32地下停车场安全预警系统设计
- MFC转换为SDK的C++源代码实现
- UFLDL教程:探索卷积与池化的MATLAB实现
- JavaWeb实现HTTPS加密通信案例教程
- destoon7.0手机版二次开发模板免费分享
- 利用Hook技术控制任务管理器进程终止功能
- damAjaxForm:实现纯JavaScript表单提交技术
- 深入解析Activity与Fragment的转场动画技巧
- 华创证券深度分析JS环球生活发展策略
- 探索Java设计模式的精髓与实际应用案例
- 无线网络密码查看工具WirelessKeyView使用教程
- 深入解析《自适应滤波器原理》经典教程
- 无线应用通信系统仿真原理
- 2021年度青年婚恋趋势分析报告
- 实现权限管理的复选框树形结构
- 粒子群优化算法VB实现与源代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