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津法:图像阈值分割算法详解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46 159 下载量 7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23 5 收藏 2KB TXT 举报
大津法(Otsu's Method),又称为大津阈值分割算法,是一种在图像处理领域广泛应用的二值化方法。它旨在自动确定一个最优阈值,将图像中的像素分为前景和背景两个类别,使得两类间的方差最大化,同时类内的方差最小化。这种方法由日本计算机科学家 Nobuyuki Otsu 在1979年提出,特别适用于灰度图像的阈值选择。 在这个C++代码片段中,首先,通过计算像素值、最大值(min_z)和最小值(max_z)之间的差值dh,对输入图像的灰度值进行归一化。接着,遍历每个像素点(point),根据z值和已知的z_scale_factor、z_offset计算出对应的直方图(pvalue)计数,统计像素落在不同灰度级的频率。 之后,通过计算每个灰度级的概率分布p[]和累计分布uT[],用于后续方差分析。在统计过程中,VT[]用于存储类内方差,而u0[], v0[], u1[], v1[]则是用于计算类间方差时的辅助变量。对于每个灰度级t,程序会计算与平均值(uT)的偏差的平方乘以概率,以求得类内方差。 在条件满足(概率w0和w1大于阈值1e-4)时,分别计算了两个类别的均值(u0, u1)和方差(v0, v1),以找到最大的类间方差。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公式(u0, v0)和(u1, v1)来表示,即类内平均减去类均值的平方乘以概率,然后除以相应的概率。 最后,大津法的核心步骤是判断哪个阈值分割结果能使总方差(类间方差加上类内方差)达到最小,这个最小的总方差对应的阈值即为大津阈值。一旦找到这个阈值,就可以将图像分割为前景和背景,这对于诸如医学影像分析、目标检测、图像增强等应用中识别关键区域非常有用。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运用大津法进行直方图分析,并通过优化类间和类内方差来确定最佳阈值,实现对图像的高效分割。理解并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在实际项目中快速、准确地进行图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