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需积分: 9 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84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2014年发表在《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6卷第3期上,作者包括叶华、刘洋、刘贤德和王志勇,主题涉及大黄鱼的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通过分析51个大黄鱼的微卫星标记,发现在F1家系中,有9个位点与大黄鱼的体长、体高和体质量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这些位点包括LYC0401、LYC0076、LYC0077、LYC0078、KPC43、KPC86、LYC0403、LYC0079和LYC0080。其中,LYC0401、LYC0076、LYC0078、KPC43、LYC0403和LYC0079的等位基因与三个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尤为突出。"
这篇文章的研究聚焦于水产科学领域,特别是鱼类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其养殖规模大,对渔业经济有重大影响。微卫星,也称为简单序列重复(SSR),是DNA序列中的一种多态性标记,由短串重复序列组成,具有高度的变异性,这使得它们成为遗传分析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理想工具。
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员采用51个预选的大黄鱼微卫星标记,对一个F1代家系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9个特定的微卫星位点与大黄鱼的生长性状——体长、体高和体质量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关联。这些关联表明,这些微卫星标记可能与大黄鱼的生长基因有关联,可能是影响个体大小和形态的关键遗传因素。这样的发现对于理解大黄鱼的生长机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以及未来通过分子育种改良大黄鱼的生长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这项工作还强调了微卫星标记在鱼类遗传学研究中的价值,它们可以用来追踪基因的遗传传递,帮助识别影响经济性状的基因座,从而为鱼类的遗传选育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相关性,科学家们可能能够开发出更有效的选择育种策略,以提高大黄鱼的养殖效率和产量,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管理这一重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大黄鱼、微卫星标记、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注点。该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鱼类的遗传调控机制,特别是与生长相关的遗传因素,以及在水产养殖业的实际应用中提升养殖效益具有深远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2021-06-15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1-06-15 上传
2021-02-15 上传
2021-06-15 上传
2020-01-17 上传
2021-05-08 上传
2021-11-29 上传
2021-05-23 上传
weixin_38629939
- 粉丝: 11
- 资源: 925
最新资源
- C语言数组操作:高度检查器编程实践
- 基于Swift开发的嘉定单车LBS iOS应用项目解析
- 钗头凤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分析报告
- 分布式数据库特训营全套教程资料
- JavaScript开发者Robert Bindar的博客平台
- MATLAB投影寻踪代码教程及文件解压缩指南
- HTML5拖放实现的RPSLS游戏教程
- HT://Dig引擎接口,Ampoliros开源模块应用
- 全面探测服务器性能与PHP环境的iprober PHP探针v0.024
- 新版提醒应用v2:基于MongoDB的数据存储
- 《我的世界》东方大陆1.12.2材质包深度体验
- Hypercore Promisifier: JavaScript中的回调转换为Promise包装器
- 探索开源项目Artifice:Slyme脚本与技巧游戏
- Matlab机器人学习代码解析与笔记分享
- 查尔默斯大学计算物理作业HP2解析
- GitHub问题管理新工具:GIRA-crx插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