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linx嵌入式开发:Ubuntu交叉编译环境搭建与Linux内核编译指南

需积分: 31 3 下载量 8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5 收藏 5.22MB DOCX 举报
该文档详细介绍了如何在Ubuntu 16环境下搭建针对Xilinx数字板的交叉编译环境,包括了从基础概念、Xilinx产品系列介绍到具体的操作步骤,如Ubuntu下安装IA32-libs库、配置虚拟机的多网卡、设置NFS服务、下载交叉编译器、构建文件系统、安装Petalinux和Vivado、编译Linux内核、构建Device Tree Compiler以及烧录文件系统到Flash内存等。 1. 基础概述 - Flash内存: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常用于保存设置信息和程序代码。分为NOR和NAND两种类型,NOR适合快速读取,NAND则在存储密度和写入速度上有优势。 2. Ubuntu 16搭建LINUX交叉编译环境 - IA32-libs库:在64位Ubuntu上安装32位库,用于支持某些32位软件。 - 虚拟机配置两块网卡:为了实现主机与虚拟机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通常需要配置多网卡。 - NFS服务:网络文件系统,允许网络中的计算机共享文件和目录。 3. Petalinux安装(Windows下安装Vivado) - Petalinux是Xilinx提供的嵌入式Linux开发工具,用于创建自定义的嵌入式Linux系统。 - Vivado是Xilinx的硬件设计工具,用于FPGA开发。 4. 编译LINUX内核 - 内核编译是定制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环节,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特定功能并优化性能。 5. Build Device Tree Compiler - Device Tree是描述硬件信息的一种方式,用于在Linux启动时加载设备驱动和配置。 6. Build U-Boot - U-Boot是Bootloader的一种,负责加载操作系统到内存中执行。 7. 嵌入式文件系统 - 文件系统制作涉及创建和定制适应嵌入式设备的文件结构和内容。 - 只读文件系统可以节省存储空间,提高系统稳定性。 - Flash存储:由于Flash的特性,烧录到Flash的文件系统需要特殊处理。 - 烧录Flash文件系统:将编译好的文件系统映像写入Flash芯片。 8. Build Device Tree Blob - Device Tree Blob是编译后的设备树源码,包含了硬件配置信息。 9. ARM - ARM架构是广泛应用于嵌入式和移动设备的处理器架构。 10. Shell基础 - Shell是Linux系统中的命令行接口,用户可以通过Shell命令与系统交互。 整个文档详尽地指导了从基础准备到实际操作的全过程,对于进行Xilinx平台的嵌入式开发非常有帮助。通过这些步骤,开发者能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交叉编译环境,以编译适用于Xilinx硬件平台的Linux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