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语言详解:集合比较与子查询操作

需积分: 1 0 下载量 14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679KB PPT 举报
本文档是关于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的介绍,主要涵盖了SQL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标准化过程以及其核心功能。文档讨论了集合之间的比较操作,包括some和all子查询的使用,并概述了SQL在数据定义、查询、更新和视图功能上的应用。 SQL是一种强大的关系数据库语言,起源于1974年,由Boyce和Chamberlin提出,后来在IBM的System R上实现并命名为SQL。SQL的标准历经多次迭代,如SQL86、SQL89、SQL92、SQL99和SQL2003,不断引入新的特性和功能,例如对象数据模型、递归查询和触发器支持。 SQL的主要功能包括定义(DDL)、查询(DML)、操纵和控制(DCL)。其特点包括: 1. 综合统一:SQL结合了数据定义(DDL)、数据操作(DML)和数据控制(DCL),使用单一的关系结构,使得模式定义和数据操作一体化。 2. 面向集合的操作:SQL允许操作的对象是元组的集合,而非单个记录,一次可处理一组数据。 3. 高度非过程化:用户只需指定操作目标,无需详细说明执行步骤,减轻了用户负担。 4. 两种使用方式:SQL既可以直接作为独立的语言使用,也可以嵌入到其他程序中,提供了一致的语法结构。 5. 语言简洁易学:SQL的语法简单,接近自然语言,有9个主要的命令动词,便于学习和使用。 在集合比较方面,文档提到了some和all子查询的概念。some子查询用于比较表达式的值是否至少与子查询返回结果中的一个值满足特定的比较运算符,而all子查询则要求表达式的值与子查询结果中的所有值进行比较时,都满足比较运算符。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有一个名为S的学生表,要找出计算机系学生的学号和姓名,可以使用以下SQL语句: ```sql SELECT 学号, 姓名 FROM student WHERE 系名 = '计算机'; ``` 这个例子展示了SQL的非过程化特性,用户只需要描述想要的结果,无需详细说明如何获取这些结果的具体步骤。 SQL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的核心工具,它的标准化和不断发展确保了跨平台的兼容性和功能的全面性,同时其简洁易用的特点使得数据库操作变得更为便捷。通过some和all子查询,我们可以更灵活地处理集合数据,实现复杂的数据比较和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