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LED闪烁0.2秒间隔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7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2-23 收藏 1.98MB DOC 举报
"单片机的40个实验主要涵盖了基础操作到复杂应用的各种实践,旨在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技术。第一个实验是制作一个闪烁灯,通过控制单片机的P1.0端口驱动发光二极管进行周期性的亮灭。实验中涉及到的关键知识点包括: 1. 延时程序设计:由于单片机执行指令的速度非常快,为了实现特定时间间隔的延迟,通常需要编写延时子程序。在这个实验中,使用了一个基于计数循环的延时方法。例如,对于12MHz的晶振频率,两个机器周期大约为1微秒,通过嵌套循环可以实现不同长度的延时。在实验中,通过设置R6和R7的值,可以实现0.2秒的延时。 2. 输出控制:实验中,通过SETB和CLR指令来控制P1.0端口的高低电平,从而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当P1.0为低电平时,二极管导通点亮;为高电平时,二极管截止熄灭。这是单片机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的基本方式。 3. 程序流程与结构:实验的程序框图展示了程序的执行流程,包括主程序和延时子程序。主程序通过调用延时子程序实现灯的交替亮灭,然后跳转回起点,形成无限循环。 4. 汇编语言编程:实验给出了汇编源程序,其中ORG0表示程序存储器的起始地址,START是程序的入口点,CLRP1.0和SETBP1.0分别用于清零和置位P1.0端口,LCALL用于调用子程序,DJNZ是减一并跳转指令,RET是返回指令。整个程序结构清晰,易于理解。 5. C语言编程:虽然没有给出完整的C语言程序,但可以推断出,C语言版本的程序也会包含类似的延时函数和对P1.0端口的读写操作,只是语法和调用方式会有所不同。 这些实验不仅有助于学习者掌握单片机的基础操作,还能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更复杂的单片机项目奠定基础。通过不断实践和调试,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单片机的硬件资源及编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