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1到STM32L1:备份数据寄存器的移植指南

需积分: 50 59 下载量 1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502KB PDF 举报
"STM32系列微处理器的移植,特别是从STM32F1到STM32L1的转换,涉及到硬件、外围设备和固件库的适应。STM32F1中的备份数据寄存器由BKP外围设备管理,而在STM32L1中,它们成为RTC外围设备的一部分。STM32L1系列增加了对超低功耗的优化,但管脚兼容性良好,主要差异在于封装尺寸和某些特定管脚的功能。在代码移植时,需注意访问备份数据寄存器的API变化,从BKP_DRx变为RTC_BKP_DRx,并通过RTC驱动程序操作。" 在STM32系列中,备份数据寄存器是用于存储关键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区域,即使在系统断电后也能保持其值。STM32F1系列中,这些寄存器通过BKP外设进行访问,而STM32L1系列则将它们整合到RTC(实时时钟)外围设备中。在STM32F1中,使用`RCC_APB1PeriphClockCmd`启用BKP和PWR接口时钟,然后通过`PWR_BackupAccessCmd`允许访问备份域,最后使用`BKP_WriteBackupRegister`和`BKP_ReadBackupRegister`进行写入和读取操作。 STM32L1系列中,虽然没有独立的BKP外设,但可以通过相同的时钟使能步骤(启用PWR接口时钟),使用`PWR_RTCAccessCmd`来开启对RTC域的写访问。接着,写入和读取备份数据寄存器的操作改由`RTC_WriteBackupRegister`和`RTC_ReadBackupRegister`函数完成,且寄存器的命名从BKP_DRx更改为RTC_BKP_DRx,起始编号从1变为0。 从STM32F1移植到STM32L1时,硬件层面的移植相对简单,因为两者在管脚布局和复用功能上高度兼容。然而,需要注意的是,STM32L1系列可能提供不同的封装选项,如QFP48、QFP64和QFP100,与STM32F1系列相比,某些管脚如VBAT和VLCD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例如,VBAT在STM32L1中不需要连接到VDD,而是根据需要连接到电源或通过1uF电容连接到VDD。此外,L1系列的73号管脚(在F1系列中为空脚)在L1中被标记为PH2。 固件库的移植则需要关注API的变化,确保更新代码以适应新的外设访问方法。开发者应熟悉STM32系列的相关参考手册、数据手册和编程手册,以确保移植过程的顺利进行。对于更复杂的跨系列移植问题,可以参考ST官方提供的应用笔记如"AN3364",它提供了关于STM32产品间移植和兼容性的详细指导。